乳液聚合的工艺在现行的工业化生产中基本上是采用间隙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的进料聚合方式.间隙式、半连续式是生产上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式,适当的进料速度,可以保证参与共聚的单体能够按照分子设计的方式进行聚合,尤其在有功能性单体聚合时.
乳液型丙烯酸树脂品种较多,由于组成不同形成的乳液粒子状态不同,理化性能各异,通常有胶态分散体和结膜性乳液. 胶态分散体的分子量在15 000~ 40 000之间,粒子大小低于乳液规定的极限,故不是真正的乳液.尽管如此,通常也称为乳液.若采用无机颜料配方,油墨的稳定性能差、抗耐性差、光泽低,但由于这种胶体粒度大,可用大量水稀释,降低了最终油墨的成本. 结膜性乳液,由于分子量较高,所以耐油性、抗水性、光泽性都较好. 它与非吸收性承印材料有较好的附着性,又由于玻璃化温度低导致成膜性、耐抗性好.
乳液聚合通常采用种子聚合工艺 ,种子聚合工艺是将部分单体预先经乳液聚合制成聚合物乳液,然后以此种乳液为种子,再加入同类或异类单体于反应系统中,使新加入的单体在种子颗粒的表面上继续进行聚合形成乳液. 该工艺的操作核心是严格控制乳化剂的浓度,在第一步种子聚合过程中,要求获得颗粒足够多、粒径足够小的种子乳液; 在进行第二步聚合时,更要严格控制系统乳化剂的浓度,使之不存在新的胶束,以使新加入的单体只能在种子颗粒的表面上进行聚合,不产生新的乳胶粒. 种子聚合工艺有以下的特点[2 ]: 1)在连续乳液聚合过程中,若采用种子聚合工艺可以克服瞬态现象(瞬态现象是聚合过程中由于乳化剂浓度的变化产生的一种非稳态现象) ; 2)采用种子聚合工艺可有效地控制乳胶粒的直径及其分布.
乳液型丙烯酸树脂的特点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