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美国实体经济


  当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影响是"惜贷",从而扩展到对"投资需求"领域的影响。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是否触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主要看该国实体经济被卷入的程度以及与金融产品有多大的挂钩。其中:一是有大量小公司发行债券融资进行扩大生产或并购。增资扩产肯定会受危机的影响,但是否亏损,要取决于公司的财务成本是否大于利润增长的速度。由于美元利率已经低于2%,公司该付的利息或其他债务负担不会很重,所以这种公司在最近两年的大量集资造成的停产或减产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是部分公司的产品销售是主要以消费者贷款的形式来完成,如汽车、房子、大件电器等,这些企业在美国不少。在美国,汽车及房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类企业受伤的程度最大,可见美国的汽车公司已经陷入极大的困境。但是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如果美国按照中国的模式(较低的贷款购车比率)来买车,那美国的汽车制造公司产量会极少,以这种极少作为基础产量的话,那么现在他们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结果就是说以前是巨大的泡沫了,并且很多企业的活动与他们相关,包括就业及消费,可以预测到美国在这方面倒闭的公司还在继续上升。同样,房地产公司就会倒一大批,房价会由于美元的强势逐步止跌,开工量会逐步增加。 三是可以进行保值操作的大公司。由于像波音、苹果、通用、微软等国际著名公司都是用美元结算,当美元下跌时,各公司卖空美元;而美元快速上升及欧元大幅下跌时,对这些公司可能会造成汇兑影响。但这类公司一般都是以套期保值为主,公司制度较严,并没有发展成为炒汇。因此损失不会大,这一项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 四是有大量现金且投资于金融公司推荐的产品。有价证券的跌值让投资者损失惨重,所有相关的公司都会对这类坏账进行处理,但不等于实体经济将要恶化。可以看出,美国的问题出现在汽车工业的影响上,而这一项只是增加了失业人口。 因此,笔者认为,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来讲是不会对庞大的美国经济造成冲击,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影响也不大。 中国,从对实体经济影响来说,随着外部需求减弱,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内需,现在两个出了问题。为"保增长",及时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商业银行仍然面临"存款激增,贷款难放"的困局。因此,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企业商业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而美国,金融危机首先通过股市缩水、房地产及其他资产的缩水,影响到消费,然后再扩展至信贷市场,让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规模缩小,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投资就会下降。当然,如果美国消费和投资进一步下降,就会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深层次影响,这种影响自然就会进一步影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