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弃壳万家文化背后没有真正赢家


 赵薇弃壳万家文化背后没有真正赢家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影星赵薇收购万家文化股份又生变故。第一次是今年2月中旬,赵薇 im名下的龙薇传媒原本计划持股万家文化29.135%,结果突然发布公告称持股调整为5.04%,从控股变成了参股;

第二次是本月28日,万家文化公告称,原本30个工作日内龙薇传媒要过来办理股价过户手续,结果到时间龙薇传媒既没有提供过户文件,也没有派人过来办手续。

受此影响,万家文化昨日股价以下跌近5%。而受到赵薇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事件的发酵,万家文化的股价总是跌跌不休,截至329日收盘,万家文化股价下跌超40%

对此,舆论纷纷猜测,由赵薇导演的万家文化收购大戏似乎要泡汤了。一直以来以6000万自有资金撬动30亿的收购大案早已备受质疑。而现在,到了还未交过户手续,赵薇要选择弃购了吗?

根据与万家文化签订的权益变动报告书,若违约,违约方需按违约所争议的金额的5%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方对造成守约方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都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目前赵薇正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违约,全额执行约定,那么自己的损失将远超于违约所要付出的成本。

按照双方合同约定,赵薇以5.29亿元,购买万家文化3200万股权,如果赵薇方面违约,则将支付5%的违约金,实际赔偿金额为2645万元。问题是,当初收购时,万家文化还是16.84/股,昨天周四收盘为13.8/股,若是按合同继续收购3200万股,亏损就达到9728万元,比违约还要多出7083万元。也就是说,在购买万家文化股权上,赵薇方面如果违约肯定要比不违约要少损失许多。

此外,对于赵薇来说,本来志在必得,现在计划被打乱了,肯定就无心恋战。本来想通过6000万撬动30亿完成对万家文化股份的收购,后来由于金融机构撤资让龙薇传媒收购受挫,如果当时赵薇方面直接说控股不成就不买,各方面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只好先给出一个5%的收购方案。但实际上,如果赵薇成不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那么之前约定的5%的万家文化股权对于赵薇来说就是“鸡肋”,所以现在干脆放弃5%的股权。

目前,龙薇传媒方面并没有明确声明放弃此轮收购,但赵薇高杠杆的收购方式,已使得监管层以及市场对龙薇传媒多有猜疑,再加上证监会严打炒壳行为,赵薇会不会因此“退缩”也很难说,只能说赵薇方面的违约概率要大一些。

对此,市场人士愤慨表示“赵薇,万家文化大戏已经结束,下跌势头已经开启,你跑了,我们散户该咋办呢?”而笔者认为,赵薇这样蛇吞象式的收购万家文化,不仅给自己带来财富损失,还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正是刘士余主席所说的资本市场的搅局者。

首先,赵薇收购万家文化股份,使得万家文化深陷泥潭。由于之前对赵薇收购万家文化事件处置不当,信拔不实,227日证监会已对万家文化下达了《调查通知书》,称万家文化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万家文化若因此立案调查而触及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不实的情况,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已存在退市风险。

再者,由于赵薇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造成万家文化股票大起大落。之前传出赵薇6000万撬动30亿资金收购万家文化,使得万家文化股价连续暴涨,中小散户纷纷跟进,而此时已受到监管者质询,同时相关金融机构也停止给赵薇进行高杠杆,万家文化股价一落千丈,万家文化总计下跌了40%。龙薇传媒搅乱了资本市场正常运营,激化了股价的大幅频率。

最后,赵薇仅想用6000万撬动30个亿这样的高杠杆本身就有问题。赵薇夫妇身价56亿元,其中股权投资市值将近50亿元,面对30亿元高息外债,应该是还得出。

那为什么不能通过质押股权、质押资产来收购呢?原因很简单,要么其心中想“空麻袋背米”,并不想长期持有万家文化。要么赵薇夫妇手中的股权、资产变现能力差,就算用作质押,也押不出多少流动资金。显然,在当前股市“去杠杆,降风险”的大背景下,通过较少的资金来做蛇吞象的事情,本身就会被市场所诟病。

赵薇高杠杆收购万家文化已接近尾声,这是监管层和市场及时干预的结果。实际上,这场资本大戏根本没有赢家。对于赵薇来说,现在违不违约都会遭受重大财产损失,违约只是损失少一些。而对于中小散户来说,赵薇的大戏收场,股价暴跌,损失在所难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跟在赵薇后面玩资本游戏,被监管层立案调查,还有退市的风险,实在得不偿失。

 

本文由不执着财经(微信ID:bzzcaijing)供稿,观点犀利、时效性强,财经爱好者喜爱的内参!

 

股市和楼市 究竟谁是最大的资产泡沫?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