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建设“旅游大区”方略
2015年7月24日重庆市委决定调整黔江区委主要领导,余长明同志任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
2016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黔江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代表黔江区第三届委员会作题为《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的报告。报告提出,黔江要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思路,突出重点打造旅游精品,深度拓展旅游市场。
2016年12月,《重庆市黔江区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十三五”规划》发布。
【规划目的】:结合黔江实际,适应新常态,为实现黔江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提出了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为全区“十三五”旅游发展明确了基本思路、基本目标、发展定位、工作步骤、发展方向。
【规划简介】:通过科学研判大众旅游的市场趋势和产业格局,同时,围绕重庆市、市政府制定的五大功能区总战略和“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结合黔江实际,适应新常态,为实现黔江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提出了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为全区“十三五”旅游发展明确了基本思路、基本目标、发展定位、工作步骤、发展方向。黔江旅游业发展目标
2016年12月,《重庆市黔江区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十三五”规划》发布:力争在 5年内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将黔江打造成为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著名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城主导:以黔江城的集散与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导,辐射全区的旅游发展。
一江拉动:以阿蓬江乡村旅游带带动沿江、沿线旅游发展,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带。突出“魅力阿蓬江”主题,做足水乡画廊、田园美景、特色村落、生态湿地特色,结合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建设环线公路、滨江步道、跨河吊桥、自行车道、漂流码头、观光农业园、生态果园、溪钓基地、水岸绿化等项目。
一点引爆:近期以濯水旅游区为旅游发展引爆点,集中精力推进创建 5A级景区;突出“濯水古韵、暗河秘境”特色,提升古镇“天理良心”文化主题,做足治疗性温泉文章,完善酒店+温泉+医院+养老+旅游+农业的布局,完善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基础设施,打造世界第一风雨廊桥、蒲花水乡、水上乐园、农业观光体验园、温泉度假、暗河峡谷、花海、沐珠溪谷、三潮奇泉等重要景观,同步健全完善景区管理系统、服务体系、蒲花河生态整治,环境保护等软件项目。
近中期以芭拉胡景区为旅游发展引爆点,2019年建成 5A级景区。突出“神秘芭拉胡”主题,做足城市休闲、地质、生态、民俗文化及宗教文化特色,分步实施推进,加快建设完工各入口游客中心、停车场、慈航桥装饰、环线道路、观音寺、涉水黎滨等一期项目,尽快建设二期游客中心、峡谷步道、悬崖酒店、悬臂餐厅、洞中城、茶溪谷、土家部落、茶山公园、峡中峡、健康养生馆、香木林别院、观光小火车等二期项目,加快实施黔江河污水排放整治、裸露山体绿化及沟谷绿化,提升改善景区环境,同步推进景区综合管理和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成为全区旅游大发展的中期引爆点。
中远期建设小南海世界地质公园,以招商引资保护性开发为主渠道,以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建设综合接待服务区、地质博物馆、朝阳寺恢复、标志标识系统、地质遗迹保护、综合环境整治等项目,2018年建成世界地质公园。依托三塘盖、八面山、板夹溪、十三寨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避暑休闲地产、风情小镇、特色村寨、帐篷营地、健康养生等度假项目,2020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全域发展: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黔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濯水为引爆点、以阿蓬江为拉动、以芭拉胡景区为标志的城市旅游为主导,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突出特色、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启动、开发神龟峡景区、三塘盖避暑度假区、武陵仙山景区、八面山景区、仰头山森林公园、灰千梁原始森林、石城遗址等旅游资源,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蔡律 2017年3月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