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萝卜为啥能生吃?


这个青萝卜为啥能生吃?

 

说起青萝卜,你想到的是怎么吃?

那年在潍坊项目。带了一提箱老潍县萝卜回家,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咋带箱青萝卜?家里有菜。”

记得我是这样说的:“潍坊特产,可以生吃的,不辣。”

打开给家人看。他们说:

“奥——!在高速服务区里吃过的。

“挺脆!都切成四棱,有的好像还切出花来了!?”

“不便宜。去火的,不孬。”

在当地,我见的最多的就是:生吃萝卜就茶喝。大小场所里的待客,到处可见到喝茶吃青萝卜。民间还流传着顺口溜:

“吃萝卜喝茶,气得医生满地爬。”

“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都赶不上潍县的萝卜皮。”

当然,包装盒上的宣传肯定不是用的这些了,那是乾隆皇帝的两句诗——我仔细看过多次,如今一个字也不记得了。

每次出于应酬,勉强着生吃一点,都被朋友们提醒最有价值的是萝卜皮。可我就是吃不中萝卜皮,它毕竟还是青萝卜嘛,在我的经验里。

就像这个“靑萝卜”一样,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已有观念,经验,知识来认识的(属于青菜)——因为,认知不可能凭空跳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当水果”)。

推介者必须,基于人们现有的认知,讲出它独有的价值,且提供可感知的可信的依据。否则,无法认识。

当然,并不是潍坊的所有青萝卜都是这样的。当地的同事就告诉过我:真正的老潍县萝卜就那么几亩地(品根嘛!),很多街上卖的你一吃就不愿吃了,口感不一样。

 

 

新力与老友茶聊后随想

1722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