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15对话中国金控林裕豪-万祥军:金融机遇


 中国制造2015对话中国金控林裕豪-万祥军:金融机遇

中国新闻头条网 新闻中国采编 中国新闻采编网 国情报道:“互联网金融与工业、制造业供应链金融的链接合作势在必行。”在和记者对话中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万祥军表示,只是目前拘泥于信息技术水平以及风控、征信、大数据等多方面问题,导致互金平台在深入制造业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进度较慢,相信未来围绕在“中国制造”领域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服务将越来越多,新业态、新模式、新途径将逐渐涌现,真正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梦想提供助力。

林裕豪董事长与杜家亳省长亲切会谈.jpg

图示:林裕豪董事长与湖南省省长杜家亳亲切会谈

 林裕豪董事长与张剑飞副省长、亚太区总裁David合影.jpg

图示:林裕豪董事长与张剑飞副省长、亚太区总裁David合影

10084013_995471.jpg

图示:中国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裕豪在第二届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中发表获奖感言

10084015_500704.jpg

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于引先生(中)向林裕豪(左一)颁奖

 

万祥军说:在此祝贺林裕豪在第二届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中获得了“全球华人影响力人物奖”。记得在2016第二届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暨香港“一带一路”国际投资峰会上我和中国金控格林易贷董事长林裕豪除谈到'一带一路'香港的角色问题的同时,作为金融行业如何看待和切入‘中国制造2015’的热点话题。当时,林裕豪表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的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客户的金融意识和行为,客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及希望主导自我金融服务和投资决策的需求空前强烈,希望得到24小时全天候的贴心服务、并能逐渐实现更多互联网和移动渠道服务的愿望极为迫切。在“中国制造2025”部署下,金融业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来预测客户需求,根据客户变化情况,及时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目标。

回顾由英中贸协会会与长沙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制造2025”中英长沙产业对接会,林裕豪表示,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沙逊勋爵(英国前财政部国务大臣)率该协会董事会成员及英国部分企业代表、专家、大学学者来到长沙,分享彼此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促进双方产业技术合作贸易往来。在对接交流会上,格林易贷董事长林裕豪站在金融的角度谈论“中国制造2025”。他说:“每次工业革命都为金融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眼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正向各个领域渗透,工业4.0和物联网都需要金融服务支持,新生代用户需要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体验,这都给金融业带来了新机遇。无疑,“中国制造2025”也是如此。

“为此,金融业需要在支持经济转型、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布局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等方面加紧提升自身的能力。”林裕豪说。当时,格林易贷董事长林裕豪也应湖南省政府邀请,作为重要的英方公司,陪同英国CBBC主席沙逊勋爵一同出席此次会议,受到了湖南省省长杜家亳、副省长张剑飞、长沙市市长胡衡华、副市长张迎春的热情接见。

新驱动发展离不开财力的投入,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需要充足资金的投入和金融业的鼎力支持。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自身首先需要创新,需要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制定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降低融资成本和资金风险。同时,进一步探索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大力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创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

林裕豪董事长特别强调,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之所以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资源在供给与需求间存在严重的错配关系,部分垄断行业可支配资金过量,而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市场主体面临贷款和融资成本过高。李克强总理在多次会议中强调,要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融资租赁作为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金融工具,能够融合实业、金融与贸易,成为产融结合的纽带,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优势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目标。”在谈到对林裕豪观点如何评价时,万祥军避开了话题的延伸和渗透并强调,制造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融资租赁作为兼具融资、融物、融智功能的资产金融工具,是产融结合的最佳纽带,融资租赁金融工具运用合理有效,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腾飞之翼”。

“中国制造2025”传承了互联网的基因,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去中介化和去垄断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用户体验。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应在关注社会融资规模的同时更关注融资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并通过发行债券、股权和短期融资融券以及利用股权众筹等多种形态的市场化融资工具来筹集资金。

围绕“智能工厂”,传统企业将实现升级转型,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可为企业打造量身订制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嵌入式金融服务,以点带面地逐步向横向和纵向延伸,形成全方位、实时的专享金融服务;通过全面、实时掌握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数据来预判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实时计算企业的经营风险,确保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通过嵌入式的深度服务流程,加强与企业的相互依存度,有效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协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