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细致入微,梵高的粗犷朦胧,陈丹青老师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其实是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地位决定的。
以十九世纪为分界线,差不多可以分为订件时代和自由创作时代两个阶段。
十九世纪以前,所有的画都是订件。由实实在在的贵族,委托你来画一张画,买家让你改,你就得改;十九世纪以后,我是我自己的雇主,画成什么样,画到什么程度,由我自己做主,画家开始关注自己的意志。
十九世纪就是这样一个所有艺术家开始自我觉醒的时代,我要这么画,我没画完,这是我的事儿,你管不着。
文|陈丹青(著名画家、文学评论家、作家)
十九世纪之前的几百上千年,不管是宫廷画家也好,小画匠也好,大致是服务行业。
像这样一种高级的服务行业,有一种非常严格的供求关系:换句话,差不多到十九世纪,所有画都是任务,都是订件,不能解释为今天的商品。
商品是什么?它假定一个市场,然后进行生产,然后把商品投入这个市场,去销售。
订件是什么?首先它是有实实在在的主人,指定你委托你画一张画或者做个雕塑,而且放在早就已经安排好的位置上。
我们现在看到历史上的名画,大叫艺术啊艺术啊,其实它们都是订件,都有任务。
从古到今,谁在养艺术家?
从王公贵族到富裕家庭绘画风格和主题随买主的不同而变化
你蛮难找到的,一个古代画家是自己高兴画着玩的。
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还有中国唐宋的画作,还有敦煌壁画,这些都是当时的城邦、广场、公共场所,一种高级的装饰物。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王公贵族还是一个主要的一个订件的来源。
过完十八世纪进入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抬头,现代文明确立。
贵族教堂仍然需要画家,但是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也需要画。
买主一变,市场就会变。
绘画的需求、主题、趣味、风格就迅速地就会翻新。
到二十世纪二战以后,出现一个新的学科,叫做“艺术赞助史”。
抓住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从古到今,谁在养艺术家。
| 瓦萨里受美第奇公爵委托,绘制教堂天顶壁画
| 拉斐尔受尤里乌斯二世委托绘《西斯汀圣母》(1512)
现代以后,我们变成了自己雇自己的人既然自己是雇主我画什么画到什么地步,都由自己做主
十九世纪,画画人群开始发生一个大的变化,照我们这行的说法,就变成单干户。
我到纽约以后,发现我变成一个自由职业艺术家。
但是我每年要交税,我在税表上,要填一个我的身份栏,不是填艺术家。
填什么呢?叫Self-Employ,就是自己雇自己的人。
画家再也不是等委托订件的这么一伙人了,而是他等有钱人来买。
现代意义的画廊,也就是出现在那个时候。
|“印象派的伯乐”卢埃尔在伦敦画廊的策展
在古代也有画店、也有画廊,但不太一样。
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在供求关系当中,发现可以做经纪人。
画家的作品如果卖不高,他宁可受穷:他关注自己的意志,就是由着自己性子玩。
既然由着自己性子,当然我画什么,我怎么画,然后我画到什么地步才算完,当然是我自己作主。
这在以前这个订件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艺术家被人养着,出一种艺术艺术家自己养自己,出一种艺术“有人要你的画”和“等人买你的画”,各有甘苦
观众有可能会问:艺术家养起来好,还是自由好,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要我说呢,就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好。
你艺术家给人养着,出一种艺术。
艺术家自个儿养自个儿,出另一种艺术。
左图为达芬奇为当时的贵妇蒙娜丽莎所绘的肖像。右图为梵高初学画作时,草绘的一副未完成的画作《海边的少年》。
你在达芬奇时代,不可能出梵高这样的艺术。然后你在安迪·沃霍尔的时代,你不可能出提香、委拉士开兹这样的艺术。
有人要你画和等人买你的画,各有甘苦。
“未完成的画”
这种狂妄是因为艺术家的角色变了艺术的功能也变了
在长达几百年上千年的订件时代,所有画大致都有一个公认的一个完成度,所有画家都有一个可遵循的标准。
我们所有的画都是任务,都是订件。
上面给你一个任务。你高兴坏了,然后上面否决了你得认,上面说要改,你当然得改。
我那会碰到领导叫我改,我就想起米开朗基罗。当时我已经知道了,说教皇让他改,他就得改。那我算什么,那就改。
这种订件时代一结束,艺术家就不安分了。整个气氛都不一样了,大家都开始翘尾巴。
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那个尾巴的翘法也不同。
十九世纪也是这样一个所有艺术家开始翘尾巴的时代,我要这么画,我没画完。
这是我的事儿,你管不着。
其实画家自己也未必知道,要画到什么地步,要走多远 ,才算是完成,才算好。
但是我们看到这种激情、这种狂妄,是因为艺术家的角色改变了,艺术的功能也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