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任必须走出“关系”的沼泽


干部选任必须走出“关系”的沼泽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更影响着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总体上来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狠抓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干部选任上的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不客气地说,“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等“潜规则”在一些地方仍暗流涌动,“能力不如关系”的关系学依然为一些人深信不疑,庸者为官不为、能者出头无日的“机关病”让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失去斗志、变得浮躁不安,选人用人上的不公正不公平不公开,仍然是广大干部群众诟病的话题。

  风正好扬帆。只有着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坚决走出“关系”的沼泽,才能让党内政治生态山清水秀、正能量充沛,从而为改革者、实干家、老实人加油鼓劲。

  以党性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是前行的明灯。一些人之所以陷入“关系”的沼泽不能自拔或迷失方向,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其党性修养不够、理想信念不坚定。少数同志,包括某些领导干部,进入仕途,不是思考着如何对党和人民忠诚履责,而是惦记着怎么去谋官争位,怎样去升官发财,于是他们成天热衷于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结党营私等龌龊行为,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涣散工作纪律、动摇执政根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教育引导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坚守道德底线,坚决抵制错误思想侵蚀,坚决同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自觉远离“托人情、找关系、搭天线”的沼泽。

  靠日常察。知人善任,识准人才能用对人。干部选任把好选人用人的“入口关”,必须上好日常监督的“必修课”。选人用人要想不陷入“关系”的沼泽,必须变突击考察为日常督察,深化日常了解,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深入了解干部的日常品行和表现,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通过调研、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渠道,及时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重要情况和群众口碑,注重了解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健全完善日常联系通报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收集整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视、督导等执纪监督方面信息和网络舆情反映的干部有关情况,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遏制“关系网”延伸蔓延。

  依制度防。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建设,管根本,更管长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要想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去研究和经营“关系学”,必须在制度层面筑牢防线,不能单纯依赖用权者或媚权者的个人觉悟。应该说,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问责条例、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意见、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相继修订完善和制定施行,为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也为干部选任走出“关系”的沼泽确立了基本遵循和基本规范。而好的制度,必须有好的落实;严的要求,必须有严的执行。各级各地党组织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必须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决不能也不允许将制度当摆设,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坚决杜绝“破窗效应”。

  请群众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样的干部是务实干事的,什么样的干部是投机钻营的,群众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干部选任能否走出“关系”的沼泽,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关键看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率。要畅通群众参与监督和评价的渠道,变领导“说了算”为群众“说了算”,让群众拉着党员干部走出“关系”的沼泽。要坚持五湖四海选人,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和识别干部、发现和使用干部,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要坚持开门选干部,充分尊重民意,适当增加群众评议评价的权重,在干部提名、考察、审查、使用等各个环节,自觉主动广泛充分接受群众监督,真正让群众说得上话、说话管用,不能也不允许漠视群众意见,更不能人为关闭群众监督的大门,变成体制内自我循环或深陷“关系”的沼泽而不知。

  用问责逼。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一些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托人情、找关系、搭天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搞拉拉扯扯、团团伙伙的问责力度不够,或者说违规违纪的成本太低。因此,必须坚决在问责上动真碰硬,让“带病提拔”的干部止步,让“关系”的沼泽干涸见底。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对于在干部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各个环节失责渎职的要区分情况、甄别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严肃问责处理。对典型案例,要及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接受群众监督,发挥震慑作用。要坚决实行问责终身制,并落实“一岗双责”和“连坐问责”,防止问责不力或问错责的情况发生。以严厉问责倒逼干部远离“关系”的沼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赢得群众点赞。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管理干部、从严使用干部。必须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