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5.17世界电信日期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为何在5.17世界电信日期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尚晓蒲 / 文

2017年5.17世界电信日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是:发展大数据,扩大影响力。

非常巧合的是,恰好在五月中旬,世界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同铺路,共建繁荣。这个论坛举世瞩目,也与我国通信企业息息相关。下面我们来看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电信如何铺路?

      紧抓热点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电信分析了市场的新热点:未来3~5年是4G,骨干网传输及FT-TX的建设高峰期,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逐步成为热点,智慧城市也将从概念走向现实。结合自身优势,中国电信将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国际拓展。

一是参与基础实施和信息化建设,共同推进跨境海陆光缆等通信干线的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带动当地经济与就业。

二是发挥产业链核心作用,带动中国信息通信行业走出去,推广中国标准,塑造中国品牌。

三是为国家战略重点项目提供通信保障,对全球主要港口能源铁路通道及文化输出战略进行有效支撑。

四是为中资机构及境外工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及通信保障。

     重点战略

在全球不同区域,中国电信采取的策略不同,公司将重点实施三大区域新战略。

一是大欧亚战略。其目标是通过打通关键战略通道,开发国家信息化,智慧城市项目,成为欧亚信息沟通的主导者,完成欧亚信息丝绸之路建设。

二是新湄公河战略。其目标是通过构建泛亚信息网络,开发智慧及信息化项目机会,实施跨境信息运营,争当湄公河区域信息社会的共建者。

三是新非洲战略。以东非与东北非为重点开发国家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营一体的重大项目,开发投资并购机会,促进非洲区域发展再上新台阶,目标是成为非洲信息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建设非洲与欧美战略通道,建设东非及东北非骨干网。

这三大区域新战略,是中国电信国际发展的核心所在,通过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电信将基本实现与世界的高水平信息互通,实质性推进沿线主要国家的信息化运营水平,带动国内信息通信产业走出去。

           加强与各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月14日,“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当天下午的“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作了题为《加强信息通信互联互通 共同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的主题发言。

苗圩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4G网络,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固定宽带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和95%的行政村。高速信息通信网络的普及,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苗圩介绍,中国积极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目前与“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建有34条跨境陆缆和多条国际海缆,直接联通亚洲、非洲、欧洲等世界各地;与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国际组织合作,努力推进东非信息高速公路、亚太信息高速公路等多边合作倡议。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参与了全球170多个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苗圩提到,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苗圩表示,我们愿意本着合作、开放和共赢的原则,与各国进一步深化信息通信领域互利合作,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各国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共享数字化发展机遇而积极努力。

为此苗圩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加强政策沟通,各国政府信息通信主管部门在发展政策、标准、战略规划、监管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和对接,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要加强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合作开展跨境、区域、次区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跨境海陆缆建设和运营合作的新模式,推进相关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

最后还要推动多方合作。依托中国与各国现有合作机制,发挥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的优势和多边协调作用,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机构资源,共同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会议期间,苗圩与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电信和信息网络领域合作的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