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库存是如何干掉一个服装大鳄的


 诺基亚曾经称霸世界,到最后只剩下个名字。服装品牌Esprit就像诺基亚,老套路已经走到了悬崖边。连续十几年的双位数增长变成如今每年净亏损数十亿港币,曾经鼎盛时期市值超过1300亿,如今已不到十分之一。直营门店已关近400家。

Esprit给中国时尚圈带来无数个第一次,被称为西式服装时尚在中国大陆的启蒙和传播者。第一个在国内使用靠墙高架货架结构;第一个培养区域陈列师的品牌;第一个有货品大系列的品牌;第一个给顾客电话预约购买的品牌;第一个优质代理商品牌; 第一个百货商场必备品牌;

Esprit曾先后在香港和伦敦股市上市。从1997年到2007年,Esprit的股价从最低0.9元涨到最高125元,增长超百倍。其市值在巅峰时期达到200亿美元。遍布全世界40多个国家,通过14000多家批发商行销全球。

但是,2008年之后Esprit股价暴跌90%2011年退出北美市场,关了80多家门店。2013年录得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接下来连续数年亏损,曾单年巨亏数十亿港币。2015年出售香港办公室,连楼下停车位都卖了,然后大规模裁员。如今市值已不足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一个庞然大物的衰落,绝对不是偶然。

为何质量叫尖,却步步衰落?究其原因,其实最根源的原因是在库存。

自从2008年之后,Esprit的很多服装开始走向特卖场,不是5折就是3折的,为了处理整个公司积压的库存,常年都有打折促销活动,成了持续性商业行为。这是毁灭Esprit品牌形象和价值的直接杀手。

慢慢地,Esprit成了很多人心中没人要的货,形象受损,新款没人买,都等着很快就会到来的打折促销,已成恶性循环。 

而造成库存积压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过于依赖批发,二是货品周转周期过于冗长,三是定位与潮流脱节,刺痛老铁们的心。

Esprit可以知道,一个企业的不良库存是多么的可怕。

本人在一些大中型服装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时,一般会给公司管理人员培训《库存的浪费及影响》。库存包含了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成品库存。我们一般是讲生产过程中的库存,也叫在制品,在生产中在制品过多将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

2、  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

3、  影响企业的交货速度

4、  损失企业适应调度和工艺变化的柔性

5、  能掩盖很多生产质量问题

6、  效率低下

7、  工序不平衡,流水线堵塞

8、  等等

所以,做为生产管理者,都要有意识的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数量。而了解生产每个环节的在制品数量,是控制数量的第一步。但是有些服装企业没有对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有效、准确、及时的进行收集、统计,那么对于发现生产中的问题,经及如何去解决问题也就无从下手。

希望Esprit消失的故事能让更多的管理者读到,真正把我们企业内部的各种库存、在制品控制好,让企业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