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公开信是制约权力运行任性的利剑


  从2638点反弹以来,经过3044点中继,沪指最高反弹到3298点,未能开启新一轮主升。原因一直在强调就是国家队要解救深套在主板上的更巨量资金,所以当市场满怀信心冲击3300点以及雄安股高歌猛进之时,我们看到国家队在暗暗减持,所以参与市场的每一份子要有自己的判断,因为在这个10人中,7负,1平,2胜的概率中,一不留心你就会亏损。目前来看连接2638点与3044点的上升趋势线可以发现目前的点位已经破位,理论上可能选择再下杀,而后拉升至趋势线左右,再度下探,完成探底动作。

  我们看到从2638点反弹到3298点,许多个股的价格没怎么涨,资金扎堆在一些行业中,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凶猛,市场存量资金博弈下,资金只能声东击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是就是在如此弱势下,证监会却一意孤行,坚持每周发行10只股票,筹资50亿元,并打算在未来一年多里,解决1000家左右排队IPO的公司,显然没有顾及当前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弱势行情,更没有考虑到以后各年庞大的股票的首发解禁量。这一年按照上市500家公司为例,每个上市公司一年后首发解禁的10亿为标准,仅前一年新上市的解禁数额就会达到5000亿元,而且还有更早时期上市的股票解禁,整体规模一年应该近万亿元,这几年的市场会好吗?

  我们知道从1990年左右沪深两大交易所开市,至2015年底,整整25年里完成上市的公司才2500家左右,但是按照计划,从2016年-2018年,要解决1000多家的企业上市问题,试问证监会作为管理部门,既要为政府服务,又要为人民服务,既要为公司融通资金提供便利,也应该考虑市场承受力,而维护市场各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说发行新股一方面解决了融资效率和抑制新股过分炒作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我支持,我赞成,但是今年新上市的一些公司,去年年报还赚几千万呢?今年一季度就只赚300万,年报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同时信披的不对称也使得投资者难以做出理智的判断,中国许多领域的改革从来都不是疾风骤雨式的,或者以疾风骤雨的方式去推进改革注定是失败的。89年的价格闯关就是一例。

  从证监会持续推进新股发行上我看到权力的运行是如此的任性。事实上现在说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虽有进展,但是还是政府说得算,还是有权力的人说得算,而不是制度说得算,人民说得算。这些年地方政府大量举债所带来的债务风险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这种方式注定会加剧财富转移,增加社会成本和透支未来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实际上我们的着力点应该在市场的建设中,我想给农村小商小贩在城市生存和发展提供宽容的机会就是最大的精准扶贫。

   现在的权力虽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但仍没有被关进笼子里。它可能为某些私人的特权的机会在减少,战线在收缩,手段有收敛,但是为某些集团的服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监督和制约,我想就正如证监会一意孤行持续发新股来说,市场声音可以说是怨声载道,也有许多市场知名人士分析利弊,但是有关部门却聪耳不闻,那我想此时就应该用更透明的方式表达建议和意见,因为无论是权力还是意见建议,在最透明的环境里才会更有生命力,感召力,也才能使政策和制度的指定和实施更符合实际,更接地气一些。前段时间有市场人士公开举报证监会主席虽然举动有点过激,但恰恰说明了开放,透明的建言更有监督和制约的力量,建议者也要慎之又慎,把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展现出来,不针对个人,只针对不适宜的政策,制度,法规,共同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