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人民》恢弘的历史画卷


  《领袖•人民》恢弘的历史画卷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号中央大厅展出的“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吸引全国各地的观赏者。该展览共展出国画7幅、油画20幅、雕塑15件,一幅幅画作、一件件雕塑,表现和谐社会中领袖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表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的领袖与人民的风采。



  新中国的诞生  来源:国家博物馆官网



  新中国的诞生(局部) 蔡律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开国大典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领袖•人民》一幅幅作品气势磅礴,令人赏心悦目,也引人深思。其中既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又有近年来刚刚入藏的、为国博量身定制的宏幅巨制,展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领袖与人民的风采。



  智夺腊子口(油画)晏阳、李武作蔡律摄



  智夺腊子口(局部)晏阳、李武作  蔡律摄



  遵义曙光  杨参军、井士剑、任志忠、周小松(中国美术学院)  蔡律摄



  四渡赤水出奇兵(局部)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飞夺泸定桥》(油画)井士剑、郭健濂(中国美术学院)作  蔡律摄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配合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中宣部和文化部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四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领袖与人民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大量涌现。其中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石鲁创作的《转战陕北》、罗工柳创作的《地道战》、艾中信创作的《东渡黄河》、叶浅予创作的《北平解放》、詹建俊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侯一民创作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靳尚谊创作的《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林岗创作的《井冈山会师》等重要作品,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公众熟知的时代经典。



  南京大屠杀  李自健作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2011年3月,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成重新开馆之后,“历史与艺术并重”作为新的发展定位。国家博物馆先后收藏了一批优秀美术作品,如陈承齐创作的《进京赶考》、李自健创作的《南京大屠杀》、中国美术学院18位画家创作的《时代领跑者》等。中央大厅是国家博物馆的中心展厅,新馆开馆后在此厅举办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以此展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展现领袖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在四年多的展出中,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2016年1月13日开幕的“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为主题的展览,是在过去的展陈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调整,增加了巨幅画作,如唐勇力创作的《新中国诞生》,王迎春、杨力舟创作的《太行铁壁》,冯远创作的《世纪智者》等新时期美术经典作品。



  十送红军  国家博物馆图



  十送红军(局部)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新中国诞生》是在“国家重大革命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获奖的同名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放大和再创作的一幅主题性作品。作品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成立的情景以及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全体63位委员的风采。这件巨幅中国画作品,高4.8米,长17米,气势宏大,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是目前世界上在博物馆展出的最大的工笔重彩画。



  太行铁壁(中国画)王迎春  杨力舟作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进京赶考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太行铁壁》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八路军在这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组织、武装广大太行山区军民,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太行山区军民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斗志,谱写了中华儿女的英雄壮歌,凝铸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此画作用笔苍劲有力,人物造型写实,多位领袖的精神气质和总体构图的山势结构相和谐,民众和山势岩石浑然一体,技法上运用宋人山水的大斧劈,一气呵成,是中国画讲究笔墨的特殊效果。



  新中国的诞生(局部)唐勇力作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世纪智者》刻画了百余年来160余位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大智慧者,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如群星灿烂,照耀着人类前行的方向。画面集中表现了人物的头像特写,神态各异,颇为传神。在构图上,巧妙采用多个人物重叠延绵的集锦式构图,由下而上递进式地推展,使观者仿佛触及历史脉搏,又如穿越时光隧道,表达了后人对文化精英的敬仰。



  新中国的诞生(局部)唐勇力作  蔡律摄于国家博物馆

  反映领袖与历史、领袖与人民的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美术创作的经典。这些作品以其精心的构思,深入的表现,细致的刻画,恢宏的气势,独特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我们留存了生动而精彩的历史篇章。艺术家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与他们精心创作的美术作品将永载史册。

  蔡律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