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野蛮赢取进步


 扫荡野蛮赢取进步

喻建国

纵观人类进步的过程能够明显地使人感受到这一过程中充分反映着人类心态的成熟。翻开历史,人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类的野蛮。野蛮是怎样一种状态,野蛮是人们的粗鄙、横暴、无理的综合。野蛮充满着非文明、去温柔、未开化和无儒雅。

当人们逐渐掌握了文明,懂得在人际关系中注进温柔,人们在创造和开拓中开化了,人们在文化提高中学会了儒雅,粗鄙被人们唾弃,横暴在社会上寸步难行,无理之人难以立足。

人们粗俗鄙陋的状态就显示了野蛮。粗是粗野,粗俗就是粗野庸俗。公众场合,袒胸赤膊,喝酒行令,给他人造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污染,这就是粗俗;鄙陋指的是庸俗浅薄,自然不够文明,内蕴着未开化,绝对是远离儒雅;粗俗鄙陋的状态就敞裸了一种野蛮。

人们强横粗暴的状态就表露了了野蛮。强横往往内蕴着凶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描绘了一种强横粗暴:“罪恶贯盈,不自悛悔;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此等横暴,合置铛鼎!”

人们无理横行的状态就宣示了野蛮。不合规矩,不按社会行事规则行事,这时贯穿其间的就是无理,它也透露着野蛮。

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以及社会相处中不断让自身的心态成熟起来,运谐让人类处事状态注入适量的温柔,好学让人类逐渐建立了文明,善动让人类打开开化的大门,运谐、好学与善动又携手打造了儒雅,野蛮渐渐地从人间淡淡而去。

人类在其延绵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运谐、好学与善动使自身的整体状态远远地离开野蛮,但是从某一偶然的时空而观,野蛮有时候还会冒出来,这就需要人类不断提高文明程度,加深对温柔的理解,认识深层次开化的重要性,努力修造儒雅的新天地。

恐怖活动,战争行为,盗抢罪行,欺诈犯罪,不顾公德,这些在人类活动的局部时空出现的野蛮是人类进步必须扫荡的垃圾,人类现在的进步在很大幅度范围里,就是要将这五项野蛮通通扫进历史的垃圾箱。这是全人类非常重要的历史任务。

这个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必须仰赖人类自身对成熟心态的培育,只有当人类在培育成熟心态方面获得完全的成功,人类才会真正全面脱离野蛮。人类中的每一位个体都学会利他,心中植入了利他,每一位个体的行为时时处处都能够心想他人,有利于他人,自私被彻底扫荡,人类的每一位个体的行为才会处处顾及公德。道德是人们为了群体的利益形成的约定俗成,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人类基本行为规范也就是公德。公德一般就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人类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我们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公德的主骨架。

可以清楚地看到:当社会公德被全人类所全面接受,欺诈犯罪,盗抢罪行,恐怖活动和战争行为都会随之自然消失,野蛮也从此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