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重温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


 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对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贯穿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中的主线,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新常态下如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关系,我们有必要重温。改革、发展和稳定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是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二是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三是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一、重温邓小平的改革发展稳定辩证法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改革、发展与稳定,他不是孤立的谈改革、发展、稳定,而是辩证地把三者融为一体。关于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的必备条件,发展受社会稳定的制约,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他十分强调社会稳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稳定是大局,稳定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发展。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是稳定的保证,没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持久巩固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要靠经济展来支撑的,导致社会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生产力落后所造成的。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如果实现了翻两番,那时会是个什么样的政治局面?我看真正的安定团结是肯定的。”④政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治久安,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真正要巩固安定团结,主要的当然还是要依靠积极的、根本的措施,还是要依靠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同时也要依靠完备法制。经济搞好了,教育搞好了,同时法制完备起来,司法工作完善起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前进。”(三)稳定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强稳定对发展的重要性,但稳定,不是一种静止的僵化的稳定,而是动态的发展的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革故鼎新的过程,它不断打破原有的稳定,又在新的基础上求得更高层次的稳定,可见,稳定是一个由“稳定—不稳定—新的更高层次的稳定”的动态发展过程。稳定不是目的,稳定是为了发展,要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小平同志认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重温江泽民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全面把握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 思想,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改革发展稳定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 化建设总体格局中三枚关键的棋子,是一个有机整体。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解决我产今天发展中遇到 的深层次问题,而且还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治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是中国生死攸关的根本问题。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尽快增强起来,使人民的生活更快地得到改善。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一切问题。维护稳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没有稳定,中国就将 重新陷入混乱、分裂、倒退和黑暗,不可能搞好经济建设,不可能发展民主和法制,也不可能建设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归于失败。总之,改革发展稳定都非常重要,都是现 代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二)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是一个统一整体。江泽民指出,改革发 展稳定构成了我国社会矛盾运动三个基本方面。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顺 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要加快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要真正实现长期稳定也必须深化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的可靠保证,加快经济发展是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和发展必须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进行,改革发展稳定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一定时期具体情况来认识和把握。当发展成为迫切的要求,不抓住时机大力发展,改革就失去了意义。稳定也会潜伏危机,发展理所当然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当稳定成为突出问题,不实现稳定,改革和发展就会被打乱,一切成果都会付诸东流,稳定理所当然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江泽民强调,正确把握三者的辩证关系,是“现代化建设 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对于我们取得驾驭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动权,保证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把握三者关系关键是把握好三个“度”,江泽民多次强调,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以承受的程度,使三者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总原则”。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社会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矛盾关键是把握好度,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必须把改革与稳定协调统一起来,与发展配合、联系起来。任何重要的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能贸然行事,急于求成。必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应尽量避免大矛盾和动荡。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困难要有防范性对策,努力把可能引起的社会震荡减少到最低程度,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要根据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分阶段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发展,要把改革和发展的幅度和速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采取各种措施使这种调整和变动 ,尽可能减少对人们的切身利益的损害,尽可能防止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尽可能防止破坏社会稳定的局面。(四)把握三个“度”归结起来是抓住一个重要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以承受程度,关键是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江泽民指出:“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所必须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必须的。”

    三、重温胡锦涛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论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视角出发,把维护社会稳定提升至硬任务的高度,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同时一些领域存在的体制弊端却日益凸显,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引发各种矛盾的导火索。胡锦涛同志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在吸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维护社会稳定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辩证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强调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前进,必须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我们既坚定不移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总揽全局、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相协调,使改革获得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胡锦涛强调,主动正视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四、新常态下重温习近平对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全全会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重大关系,其中一个就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准确把握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刻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就是通过改革实现的经济增长来为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中国长期以来的实践深刻表明,发展是目的,解决所有问题关键靠自身的发展;改革是动力,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刻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思想指导。

    在新形势下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关键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规范人们已有的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而且要开辟更多的合法获得利益的渠道,通过改革发展来增加社会财富,使全体人民在更高水平上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能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加正能量、减少负能量,促进全社会团结一致向前看。

    在新常态下,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这个共同的立足点和政策措施的结合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发展的全面性、稳定的长期性都将难以实现。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三者才能真正成为互为前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总之,新常态下重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