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法是一种以改变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质和结构为目的的物化处理技术。电解法处理废水因具有管理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脱色效果好、占地面积少和可生化性强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电镀设备化程度高,是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徐莺等采用电解法预处理动物制药废水的研究表明,该方法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进水COD为42739 mg/L,常温常压下,电压12 V,电解4 h后COD去除率可达65 %以上,色度也明显降低。但电解法在处理大量废水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电极金属,且分离的沉淀物不易处理利用,主要用于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的处理。
膜分离法能处理浓度高、生化性差或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制药废水,并且COD的高低对其处理效果无太大的影响。膜分离法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纤维膜。刘国信等在微孔管表面预涂助滤剂,利用反渗透浓缩技术从抗生素厂废水中回收金霉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为抗生素厂金霉素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途径。朱安娜等[7] 采用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进行了分离实验,发现该方法既减少了废水中洁霉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洁霉素,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膜分离法的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及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约能源,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但存在膜组件价格高及膜污染等问题。若能利用天然物质或生物物质制备各种新型膜,则既经济又能消除二次污染。
制药废水处理——物化法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