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章 人脑综合知觉与非理性行为方向
“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作为人脑综合知觉记忆积累的核心链接机制,不仅是智人脑功能进化的基本原因和意识起源的生化动力,也是每个人精神作用力的基础性响应机制,而且,它还是神学和宗教文化可能长期存在的辩证唯物论理由。
在科技低能时代,普通人看不见那些微观领域里物质的质能关系转换及其作用力发生之真相,或解不开那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决定人的命运的错综复杂的物质的根源,那就必然有先哲会用简单办法塑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圣神的“间接实体映像”——神像,借以替代不可直观的命运“寄托”,帮助人们链接残缺记忆,改善综合知觉,安抚和排解各种精神困惑。越是在科学与文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时代、越是在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宗教信仰越普及。
神学和宗教文化能对普通人产生精神作用的原因之一,恰恰是借助“主映像”来帮助人脑形成稳定的综合知觉。没有万能的“真实体”,那就塑造一个神力无边的“间接实体”去赢得无助的人们顶礼膜拜。一切与人相关的感官感觉是否能实现实体概念把握或称“质”的关系的把握?既是综合知觉链接并存储各种感觉记忆的核心问题,又是人脑产生心理现象和精神追求的初始原因。而在宗教地区,它早就成为宗教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
(
当一部分个体人脑尚未进化到发达程度或缺少科学概念支撑时,脑内被侵入的那些暂无链接根系的残缺零碎记忆对相关事物映像的链接依赖性、归因性或指向性是不可抑制的。其时,即便是任意塑造一个不真实的实体映像也能导致万众响应。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遍地刮起“共产风”和“大跃进”风潮,此时的亿万民众连社会主义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却见心头涌起“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的高昂热情。本次“大跃进”的盲从大军主体恰恰是没有摆脱贫困也缺少知识积累的亿万农民。
是什么超强吸引力凝聚了他们的综合知觉响应方向,甚至要“砸锅卖铁”来参加集体“大办钢铁”的“大跃进”呢?除了对领袖人物的崇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为哲学思想至今未所重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与民众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被基层干部描述得深入人心的“共产主义”实体映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和“土豆烧牛肉”等等。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事物映像成为当时亿万农民对“共产主义”的真真切切的概念把握,和实实在在的“质”的向往。
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民来说,那是极具诱惑力的实体映像概念所含“质”的关系,可以感动并感召所有农民综合知觉的自发响应。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述为当时农民所向往所崇拜的“实体映像”的描述,或许也没有6亿农民盲从跟随的“大跃进”。
起关键作用的是人脑微粒子运动的“第三灵敏机制”即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揭示的:“残缺记忆积累”使人脑对外界相关事物映像拥有灵敏响应优势。是辩证唯物论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和实在性为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奠定了其原则真实的牢固根基。
那么,当前智人和现代婴儿无任何概念来帮助他们认识各种事物时,感官感觉的作用是什么?答:此时高级动物的感官产生的一切感觉,将被脑功能无意识响应为对某种事物映像的定向。
(
(
(
(
具体映像概念是各种感觉记忆的“根”。记忆介质链接存储都有“根系”,外界传递的任何一种熟悉的感觉,均可激活相关主映像记忆。祖先眼见为实的哲理早已从主体理念上模糊照见了人的综合知觉积累在人脑微观物质领域中的形成规律。
不论前智人或现代人,综合知觉在人脑无意识或无自觉概念响应时,均能经常起到调控人的行为方向的作用。有时事物映像促成的综合知觉响应状态甚至比自觉概念反映更直接、更灵敏、更强劲。包括理性思维头脑很发达的现代人莫不如此。
比如,笔者在你的眼前写下“巨人”二字,你对此一符号所包含的理性内涵即概念所对应的具体物像的共性定则会隐约产生一种震撼感。而在国外一家饭店的走廊里,当篮球巨人穆铁柱与一位美国女游客迎面相遇时,女游客却不由自主倒退一步,惊叫起来:“啊呀!上帝!”其言行举动完全被事物映像所掌控、所震撼、所感动。
他没有书本概念,也不与人争论。直到成为山东纺织印染行业的巨头后,才慢慢养成了听别人念报纸的“学习”习惯。一个很少依靠书本知识和自觉逻辑思维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人,却在激烈商战中屡出奇招,频频得手,是什么在调控他的行为?
是他终身铭刻在记忆中的父辈的仁厚形象和他乞讨为生时混戏场看戏听书的经历,构造了他的综合知觉响应功能。人类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映像及其链接的各种感觉均能调控人的自发行为,而有共性定则的自觉概念系统则调控着人的自觉行为。
为什么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要把事物映像称之为“主映像”?
因为,事物映像属于客体信息,而各种各样的事物映像给予人脑视觉信息的记忆存储,既有印象较深的主要部分也有印象较浅的次要部分,它体现了人脑各有差异的感觉记忆,是主体记忆积累过程中必然的差异。凡入脑的事物映像记忆,就不再是绝对客观完整的事物映像,绝大多数人对其只记忆存储了特质部分和主体部分。
对同一事物映像,人们印象较深部分将成为此后大脑对外响应的主要方面的生化记忆组合,并在大脑中起到对内对外链接相关信息的主导作用。所以,在“主映像”概念定则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方面的生化介质记忆组合,毫无疑问属于“主映像”。
对所有人来说,同一客观事物映像在通过视觉进入人脑的信息与响应过程中,他们既有共性的感觉也有各自感觉深浅的差别。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正是为了揭开人脑综合知觉积累因个体响应条件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和人生机遇不同,促成“主映像”记忆积累产生综合知觉积累之差别,而构造而表现的人脑功能共性与个性的差异。
人脑以“主映像”为核心所链接的综合知觉积累,既是脑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同人格人性的构成条件。而自觉概念系统积累则是先已让概念具备了符号形式与符号内涵相对应的定则,是先有定制的自觉概念,它可培育出智人善于自觉把握思维路径的脑功能。即我们通过思维科学所看到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规定了人脑自觉概念与自觉概念之间的各种链接方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区隔响应。
(2014年加注:智人脑中的“概念”有多种类型。通常,可赋予对应物内涵又可被激活唤醒的人脑记忆介质,其在脑中的生化粒子组合结构都属于人脑的“概念”。若按记忆类型分,它包括六大种类。所有概念种类又被中枢神经区隔为两大类:一是适应综合知觉神经通路链接和响应的映像概念,如物像、物像之声音、物像之情境、物像之动态等,均可直接联系感官感觉;二是适应自觉逻辑神经通路链接和响应的符号概念如文字、数码等,与感官感觉无直接联系。)
(2014年加注:其中声音概念有特殊性。之初前智人语音是伴随物像情境自发响应的,与事物映像直接联系,经习惯约定俗成而进化为口语概念。之后拼音符号的统一定制才使声音概念具备了自发神经感应和自觉逻辑响应的双重属性。“口无遮拦”、“有口无心”、“祸从口出”、“欲言又止”等成语揭示了这种双重性的自控难度。)
(2014年加注:本书服从意识起源过程把人脑中的概念体系分为“映像概念”和“自觉概念”两大系。映像概念萌芽在综合知觉中但在初级综合知觉积累阶段依然混沌。人脑发展到高级综合知觉阶段,映像记忆被激活才有对应物指向反应功能。所以,综合知觉积累也是依赖感觉记忆孕育概念反应功能的高难度积累。高级综合知觉中的映像概念均属直觉响应,其与文字符号从自觉学习模仿接受起即含概念定则的起点大不相同。)
在意识起源全过程中(包括人脑所有记忆积累之范围内),属于自觉概念积累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不是文字、数码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及逻辑关系问题,而是概念的原始形态的产生机理和演变过程;还有遵守逻辑定则、有思想、有头脑的“理性人”运用自觉概念系统自我调控并改善综合知觉自发响应状态的个人意志力的形成过程和调控机理。其所涵盖的研究领域,也就是自觉概念积累与综合知觉积累两种脑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
综合知觉积累保存着智人各有所长的感官感觉记忆,以及这种感觉记忆拥有被随时在脑内激活并唤醒知觉响应的优势。它有着对外直接发出语音、对外产生直觉行为的响应功能,它所依赖的对应连接条件是人体和人脑的传感性神经功能。
自觉概念积累是智人脑“后天”形成,也是后天培育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后天脑功能可记忆存储语言文字、数码符号并在形成记忆时已经包含了既定内涵或称之为“理性规则”,它在脑功能中属于自觉思维响应,可练就人脑自觉的逻辑性神经功能。
前一个是自发的响应条件,后一个是练成的逻辑思维响应功能。常常后者也是需要意志力支撑才可持续发力的脑功能。两种记忆积累所对应的两种神经功能的互动性,构成了智人不同于其他人科和非人科高级动物的大脑功能的发达和人性化特征。
综合知觉积累相比自觉概念积累还有另一区别和联系。
前者以一种种具体事物映像为核心链接各种感官感觉记忆,其中,具体的实体映像是各种感觉的归因,也是脑神经元的“根系”链接方式。它构造了综合知觉对外响应状态以脑内“主映像”记忆为根系的神经通路可链接各种感觉的响应机制。
后者起源于原始事物映像链接各种感觉,但又渐渐脱离并淡化了原有事物感觉而转换为文字语言和数码符号的记忆积累。不过,即便是所有自觉概念早就被统一“定制”了固定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但人类自觉概念系统的产生和积累过程,却自始至终受制于主映像链接补充定律。其确定性关系将在揭示意识起源过程中逐步揭开。
笔者认为人性人格的形成、人脑的健康状态和脑功能的提升和发达,均取决于两种记忆积累的结构性特征和相互之间的习惯性链接优势。在意识起源、人脑功能进化和人性人格形成过程中,综合知觉积累始终是自觉概念积累的基石和先导。
当远古人或现代低龄幼童大脑中没有任何自觉概念积累时,他们主要是依靠感官感觉响应外界信息,并通过感觉定向的脑功能来实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自发调节自身行为。
此种条件下的人脑对每一种感觉只要能感知到相关“主映像”,便是感知事物的终点。比如,首次听见“吱吱”叫声,看见了老鼠,便获得了听觉信息有物像归因的综合知觉积累。至于老鼠为什么发出叫声?人脑综合知觉不会就此产生疑问。
如果人脑始终处在单纯的综合知觉积累的脑功能阶段,那便只拥有因感觉定向发现并且面对客观的“知其然”功能,没有自觉探索“所以然”的功能,即便有疑惑,那也是不可名状的心理活动。人脑在没有自觉概念积累时很难形成明确的认知目标。
凡是超越感官感觉的那些自觉的逻辑思维和疑问,均需要自觉概念积累来帮助,才能使自发的综合知觉响应方向转为自觉的逻辑思维延伸。当前智人和现代幼童伴随着映像概念记忆逐渐增多,其综合知觉响应方向将会自动萌发模糊意识指向,人脑将开始孕育理性萌芽。当自觉概念积累达到丰富阶段时,综合知觉自发响应状态则有了可链接自觉概念的思维功能,它使人脑更加发达,其认知目标可延伸到感觉知觉范围以外去探索未知,即用思维去把握客观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