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有中企在美国办厂麻烦不断?


 为何只有中企在美国办厂麻烦不断?

-----一位大学老师说还是因为中国老板将自己在国内的成功应用于全世界的原因!

汪华斌

今天在某大学与一位老师谈论企业管理的问题,正好想起了最近网络披露的中企在美办厂阵痛的事实;说‘有的美国员工上一天班就走了’的现象就发生在中企,而中国上市公司福耀玻璃老总曹德旺赴美建厂的遭遇更是成为了今天网络的持续新闻。也就是说曹德旺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耗资10亿美元、寄托厚望的车用浮法玻璃厂,却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这位老师说这不是美国社会的错,因为全世界都有在美国办厂的;惟独中企就在美国麻烦不断。为什么,主要还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是不能出国门的;因为这样的文化到了哪里都是问题,所以‘水土不服’的是中国人。

这位老师告诉我,他有两个学生都到美国办厂;结果境况大相径庭。一个是研究生毕业后去美国,后来是在美国的亲戚帮助下办厂了;结果也是矛盾不断,请律师打官司成为了这学生的日常生活。后来还是他亲戚的孩子帮助他管理工厂,从而才使工厂回归平静。另一位研究生毕业后到美国去读博士,最后博士毕业而自己办厂了;结果这学生办的工厂一帆风顺。为什么,因为这个学生到美国学习了几年;所以了解了美国文化,因而办厂是按照美国文化的轨道行走。而那位到美国就办厂的学生,实际是按照中国文化在美国办厂;结果文化冲突演变成矛盾冲突,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首先美国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它的法律覆盖了你办厂的方方面面;如有办厂后的资源利用和对环境影响的法律,还有产品销售对顾客及社会影响的法律;更有工厂与员工关系的法律,也有企业管理的法律。也就是说在美国办厂与方方面面的关系不是依靠钱或权力去疏通的,而是依靠法律建立相互联系的。而中国老板在国内都是通过与政府官员的关系而办厂的,所以连战略目标都没有就能批地建厂;因为国内钱与权力还是相互转换的。在这样的习惯性思维下,你什么老板能在美国顺利办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社会办厂就是对环境的污染,而在美国社会办厂不仅不能污染环境;而且还得可持续利用社会资源。这就是全世界都能去美国办厂,但人家就能保证没有污染的原因。

此外中国老板习惯性思维就是员工是拿你老板的钱,所以员工就是听老板话的;而美国文化与法律规定,员工在企业里是拿自己创造财富的部分;因而员工只感谢自己,并不感谢老板。同样在企业管理中,企业体系中的任何人都是岗位;没有发布指示的领导,所以中国老板特别不习惯美国社会对自己的不尊重。看我们现在国内的老板,全部是自己想给员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就连我们现在的足球俱乐部也一样,因而迎合老板成为最高标准收入水平的前提。然而美国社会却不是这样,该拿多少实际员工自己心里是有数的;所以中国老板在美国最不习惯这对自己的不尊重,因而这是主要的文化冲突。

我在国内既给知名的民营企业打过工,也给台资企业当过高级管理者;同时还给私人老板干过副总。然而感受的就是这些企业都要对老板毕恭毕敬,这才是你能够长久干下去的前提;因为人家根本就不指望你真的能创造什么财富,而它们千篇一律地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财富就是巨大的利润来源。所以有两家企业我主动提出辞职,结果老板感觉到触犯了他的权威,所以豪言壮语‘文打官司武打架’也要扣发我的工资。即使是国有企业实际也是这种权威,如当年我被武钢强制性下岗后竟然扣发我的工资与奖金;而且我还没有地方申诉。试想这样的老板到美国去办厂,他们能够脱胎换骨吗?

近年来我们社会出现了一个假离婚而等于获取十年收入的中国现象,从而引导全社会的假离婚;这说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是如何利用法律。因为我们社会是法律随着社会的问题走,出现问题再来用法律弥补。然而美国社会却不同,不可能有问题法律的出现;因为美国社会立法多少年了,程序再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了。正因为如此,善于对法律踩线走的中国人自然到美国也想利用法律;结果最后只能是自己违法而不得安宁。

我无法评论曹德旺的“借壳生蛋”,因为它利用废弃的通用汽车厂改造成浮法玻璃厂投产至今不过3年却已遭遇了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SHA)“违规操作”罚款(据说金额超过22.5万美元,后通过投资改善工厂安全生产问题和解,罚款降至10万美元);以及后来的“闹工会”与员工投诉种族歧视等一系列麻烦,因为我真的不了解这里面的真实情况。然而我知道曹德旺“走出去”肯定有把国内经验带出去的想法,而这刚好就是文化冲突的根源。就如同我们国内的官个个如同学者,然而却没有能走出去而到西方国家当官的;因为这是大相径庭的两种官与两种社会文化。外国企业家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当官失败,而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依然失败;这就是问题的本身,也是对自己和中国特色充满雄心与自信的表现。

2015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创造了8万多个就业岗位,然而5年前这一数字仅仅是不到1.5万;而在15年前这个数字几乎为零。这说明现在接受美国文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自然这也是对中国经验与特色的最大冲击。虽然现在我们仅仅是为了要‘走出去’而‘走出去’,因为不少老板主要还是出于企业成本的考虑。然而将来会有更多的人看到美国社会的文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帮助,因为中国制造在美国生产就是真正的创新;而在中国社会生产,则创新就变成了造假;这才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内涵。

中美的差异真的是太大了,因为从企业管理到体现法律等很多细节都不同;所以我们到美国去的每走一步,都得停下来好好想一想并理解一下;因为这是法律顾问不能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做决定到美国去办厂;就绝对不能以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惯性思维来考虑美国的事情,因为这是决然不同的两种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