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资本”的目的是更好地搞好国有企业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指出,要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和配置效率。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加快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根据授权代表国务院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511日《证券日报》)

关于国资委的职能定位,之前有很多讨论。国资委应该管什么?有人提出参考淡马锡模式。于是乎,国资委“管资本”被提了出来。《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的发布意味着国资委的管理职能发布了重要转变。但这是否是“淡马锡模式”的中国翻版?答案:肯定不是。

《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中说得很明确,“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加快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这就是说,“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也就是,“管资本”的最终目的更好地搞好国有企业。之前是事无巨细地管企业,结果企业被管得太死,反而管不好。现在通过“管资本”放给企业更多的权限,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淡马锡模式”是什么呢?淡马锡是一家投资公司,是一家以新加坡政府为第一大股东的投资公司,是纯粹基于商业原则的投资公司。其投资决策是基于经济利益。在淡马锡模式中,只有国有资本的概念,没有国有企业的概念。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一样,追逐的是经济利益,是投资收益率。      在中国的国资管理中,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这两个概念都不能丢。国有资本要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对国有企业而言,变的只是管理方式,而不是不管。变更管理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将国有企业管好。

中国的国有资本投资既要注重投资收益,又要激励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既要注重保值增值,又要体现国家战略。国有资本的投资是基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而非纯粹的经济效益。“以管资本为主”国资管理改革不可以与淡马锡模式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