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罢赛应该得到支持吗?
作者:刘植荣
刘国梁怎么了?原来,中国乒乓球协会
中国运动员是“吃皇粮的”,由政府财政给予工资和训练经费保障。政府的财政是纳税人的钱,运动员既然拿了纳税人的钱从事体育运动,就与纳税人构成了一种契约关系:纳税人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比赛费用,运动员要按规定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给纳税人带来竞技体育的观赏享受,为国家争取荣誉。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雇用保姆,主人要为保姆支付报酬,保姆要给主人提供约定的家政服务。《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选拔与监督工作管理规定》明文要求运动员“无条件代表国家参加重大的综合性和单项性国际赛事”。运动员罢赛,明显是违反了这种契约关系,是对纳税人的违约,这就好比主人为保姆支付了报酬而没得到保姆的服务一样。
也有人认为,罢赛运动员讲人情,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当今社会这样的“铁哥们”确实难寻了,应该给予认可。
从道德层面上考虑,这似乎合理。人都有私心,都有三亲六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道德力量总是从身边扩而充之,先照顾家庭成员,再照顾邻里,继而照顾国民,最后才轮到照顾异国他乡的人。如果看着自己的同胞饥肠辘辘,却慷慨地去救助异乡人,这是不道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抵抗运动对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一些地区进行空中轰炸。在一次分派轰炸任务时,一名飞行员拒不执行被分派的轰炸任务。他说,让他轰炸的是他家所在的村庄,担心误炸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乡亲们,道德良心使他无法执行这次任务,请求改换其他飞行员去实施这次轰炸。
这名法国抵抗运动飞行员的道德没任何瑕疵,我们也不能据此判断他不爱国。这是因为,即使他不去轰炸,也有别人去轰炸,丝毫不影响本次作战任务。作为长官,如果知道这种情况,就应该避免派他去轰炸自己的家乡,这和避免让一个刽子手去执行自己亲生父母的死刑一样。
我们再回到罢赛话题上来。如果这几名运动员认为对刘国梁的职务调整不公,他们完全可以表达个人态度,直接向组织提出个人意见说明缘由,就像那个法国飞行员一样。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辞职,以示对刘国梁培养之恩的回报。但如果临到上场了突然宣布放弃比赛,这和士兵临阵脱逃有何区别?给国家队一个措手不及,无法选派其他运动员替换,这从什么角度都讲不出道理来,这就好比那个法国飞行员驾机飞抵轰炸区上空掉头飞回放弃轰炸。
运动员和国家队是双向选择的,国家队挑选运动员,运动员也选择国家队。并不是国家队离不开某个运动员,也不是一个运动员离开国家队就活不下去了。地球离开谁都能照样转。当年,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自杀后,不少被纳粹洗脑的德国人如丧考妣,认为没希特勒德国人民就没办法活下去了。结果如何?没有希特勒,德国发展得更好,德国人民更幸福。
良好的社会秩序靠各行各业人员恪守契约精神来维护。运动员罢赛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不可接受的,这不但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也违背了体育道德,扰乱了比赛秩序,同时也是对比赛对手和观众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