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团队同学的晋升面试,到了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大部分同学会把自己最好最精华的工作成果提炼总结出来给到面试官,有很多同学筹备到最后,告诉我每天都很忙,忙到最后真正提炼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什么好讲的
流程于事物,执行于细节,但是没有背后的沉淀。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有四个层次:
有意义的成功,无意义的成功
有意义的失败,无意义的失败
衡量成功与否,是有没有结果,衡量是否有意义,是看这件事做了以后知道他成败的原因。
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不仅看这件事情做完后的结论,也要看这件事情做完后,到底有没有经验沉淀和收获。
我同时经历过一件事情做成,但是没有提炼总结出背后的原因,以至于下次再去做的时候没有经验方法
按此行事后最不好的地方在于,没有办法积累成功经验, 可能会持续犯错,且犯错的层次是低水平犯错。
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团队包括对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不间断的复盘
如何复盘
复盘的大前提,是要有目标。无目标不复盘。
所有的复盘来自于对于既有目标的达成或者失败。没有错,对于目标达成,或者目标没有达成,我们都有清晰的认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复盘。
所以复盘的核心流程应该在以下环节:
对于目标的回顾——客观事实的搜集————分析成败原因————总结经验
回顾目标:这里涉及到目标本身的合理性,在设立项目目标之初,应该遵从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到,和大目标有相关性 ,有截止时间。 遵循smart原则目标,对结果进行复盘会更有价值
客观事实:落地到具体的细节,这里有个常见错误:项目经理或者项目从业者,会下意思 筛选有用事实 使得整件事情看起来像是欣欣向荣,其实背后隐藏了大量风险和危机。 所以这个时候,一个良好的复盘组织者就变得尤为重要,复盘组织者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最好会一些催化促动的技巧,并且一把手要能够清晰传递复盘和时候追责的区别,提高复盘本身在组织里面的重要性。
分析成败原因:最主要的板块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结果,当中的促成关系和影响比重,哪些是正面促成哪些反而是捣乱的。这些内容全部上线后,根据优先级进行排列
总结经验;经验的最大价值是可以复用,像往一张白纸上面铺设沙子,刷一层泥浆。 经历是这些沙子,经验是那层泥浆,只有把经历变成经验后,才有可能达到预设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在以下几个关键环境下面,值得复盘。
1)全新的业务形态
2)重要的事情
3)相对复杂,且要分解多期完成的业务
4)持续时间较长的业务
对于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企业,复盘会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作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