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200” 百度李彦宏PK掉了汽车企业?


  “看人家李彦宏,代价只有3分、200块钱,效果比我们好多了。”对于近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上五环路,北京交管部门称正在展开调查的事情,某知名汽车企业相关人士发出了上述感叹。
  
  是否违规引媒体两轮热议
  
  数天前,2017百度AI(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现场大屏幕出现了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前往会场的画面。视频中,李彦宏坐在一辆红色汽车的副驾驶座位上,视频中驾驶座位没有看到有驾驶员。李彦宏在五环路上讲述了自己的乘车感受。
  
  这一消息迅速占据了诸多媒体头条,并引发热议。人们关注无人驾驶是否符合当前法规,还有细心人从李彦宏乘车视频中发现,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实线的路段并到另一车道,也没有打转向灯,这理当被“扣3分,罚款200元”。
  
  北京交管部门回应称:“针对媒体报道‘百度公司无人驾驶汽车上道路行驶’的情况,市公安交管部门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开展调查核实。公安交管部门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创新,但应当依法、安全、科学进行。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随后,百度对媒体给出了回应。百度称,李彦宏所乘坐的无人驾驶汽车的驾驶位有人乘坐,为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而在之前的视频连线中,李彦宏也提到了顾维灏在他身边,双手没有触碰方向盘。
  
  7月11日,李彦宏在山西大学一场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中首次亲自做出回应,他表示:“前两天我在五环上跑了一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汽车产业占我国GDP的六分之一,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当无人驾驶的技术成熟之后,一定比人类司机要更安全。”
  
  这一回应又引起了一次媒体关注。
  
  7月12日,在百度上搜索“李彦宏 驾驶 五环”,搜索结果约337000个;在搜狗上搜索“李彦宏 驾驶 五环”,搜索结果约5824条;在360搜索输入“李彦宏 驾驶 五环”,搜索结果约1690000个。
  
  百度与汽车企业不是直接竞争关系
  
  看到百度此次自动驾驶事件引发的舆论关注度,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可能心里不是滋味。那么,百度李彦宏真的靠“3分、200”就PK掉了汽车企业吗?
  
  首先,从百度与汽车企业的“个头”大小来看,舆论关注度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7月11日,百度总市值639.26亿美元,按照1美元=6.7875人民币计算,约合人民币4339亿元;而2016年曾经将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开到北京的长安汽车,2017年7月12日的总市值为673.3亿元人民币。
  
  其次,这种舆论热度的差异也符合二者品牌形象的差异。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百度头顶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光环,人们自然期待其推出先进的技术,而先进技术本身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受到媒体关注,也受到大众关注;相比之下,汽车制造企业往往被人贴上“传统”的标签,人们对其创新的期待没有那么高,这也映射出了汽车企业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的一面。
  
  然而,百度并没有计划自己造车,百度只是搭建了自动驾驶平台,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加入合作,因此,百度与汽车制造企业之间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
  
  就在李彦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同时,百度总裁陆奇在会场内宣布,开放名为Apollo的自动驾驶平台,开发者借助Apollo能力,可以搭建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
  
  一个开放的、完整的、安全的软件平台,将帮助中国国内及海外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自动驾驶系统。据新华社报道,百度今年四月宣布Apollo计划以来,已经与全球50多家车企进行合作,包括奇瑞、北京汽车、一汽解放、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等。
  
  最后,互联网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都在进行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研发,将来在合作与竞争中谁占据优势地位,就看各自的研发成果了。
  
  目前,百度、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都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持续投入,并取得成果。在汽车企业方面,特斯拉、宝马、奥迪、沃尔沃和长安、吉利等也都在推进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研发,并取得了进展。例如,长安汽车2016年曾经将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开到北京,L3等级的特斯拉和奥迪车将于今年底上市。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J3016标准,L2级为解放双手,是部分自动驾驶;L3级别为解放双眼,有条件自动,属于机器自驾驶等级。在这场自动驾驶研发竞赛中,汽车企业并非不可能占据优势。(邓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