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犯错误的员工,老板这样处理让人口服心服


 

 

 

 

 

 

 

 

 

 

 

 

 

 

 

 

 

 

 

 

 

 

 

 

 

 

 

 

 

 

 

 

 

 

  民营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地方,是民营企业不能容忍官僚主义的问题发生——民营企业发生了任何问题,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都会让老板付出问题成本。而企业经营法则是:成本付出,一定要有回报——问题成本的回报,就是对问题进行处理,而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避免问题的再发生。所以,民营企业眼里容不得沙子”——出了问题,必须处理。但在民营企业,又往往会出现另一种情况:由于民营企业的员工进出自由度太高,所以一旦某员工受到处理,便会马上卷铺盖走人。 

这就给民营企业的问题处理类会议,摆下了一道难题:如何既要严格处理出现问题的员工,又要让员工认下这壶酒钱、而不至于卷铺盖走人。这就牵涉到一个既是严格处理但又不走极端的问题。

其方法大体包括这样几种:

1、先讲清他出现问题的严重性、及由此产生的企业损失,而后严格处理2、先讲清必须严格处理的道理,而后严格处理3、让他了解、掌握了过去类似他的问题发生后处理的办法、过程和力度,而后严格处理4、让他先承认错误,作出改正错误的承诺,并开始改正错,而将处罚问题放在以后某个时段实施。5、只批评教育,不进行物资利益性处罚,但以将功补过的操作方式,降低其后来的某项工作报酬。

掌握严格处理不走上极端的问题,关键是掌握一个原则和坚持一个方法。这个原则就是:批评教育从严,处罚措施从宽——这是在一切时段、对一切员工的通则。这个方法就是:批评坚持四讲”(讲道理、讲制度、讲原因、讲希望) ,而不搞简单粗暴、人身攻击。 

批评教育从严,处罚措施从宽,还要解决一个老板心理误区问题。老板的心理误区包括:1、不按制度规定的处罚额度处罚,岂不是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2、造那么大的损失,处罚额度小了,岂不是我老板吃亏了;3、他那问题影响那么恶劣,处罚轻了,岂不是会让他不疼不痒。满不在乎,下次还犯。这些顾虑都应打消。

正确思路应是:1、体现制度严肃性的把握点,主要不是满打满算地按制度额度处罚,而是必须处理”——只要你违法必究了,就行了。至于的程度,不一定满打满算;2、你企业的任何风险性损失,都是平摊性的,而不宜只计算到个案(某员工一次问题的损失额,应算作是你经营一年的风险损失额的总量)。且你所订制度本身,往往对处罚额度,都是极大提高了上限的(月薪3000元的员工,毎周上班六天、每天干八小时者,每分钟薪酬仅为0.25元。而迟到5分钟罚5的制度规定,则是其薪酬的4)3、员工出现问题,说明你也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孩子犯错,追究家长监管不力同理”)。而杜绝满不在乎、下次还犯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对过去时问题的处罚,而是用家长心态,把精力放在对未来时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