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创网:当互联网成为我们每日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工具后,多数人每天清晨起床,夜晚临睡以及工作零碎的闲暇时间,总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中的各类新闻资讯APP,看看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儿。在前些年的传统互联网媒体阶段,这些新闻资讯的创作者,多半是各家新闻门户网站的编辑,后来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声,言论似乎更自由,但同时劣质和虚假内容也开始了全面爆发。
作为媒体从业者,小创时常会在打开某一新闻资讯APP后,完全无从下手,因为放眼过去,除了标题党,就是狗血党,鸡汤党,八卦党,谣言党,真正渴望看到的干货,或者退一步说是真相,都极为难得。于是小创就在想,排除那些重大社会事件,各新闻门户会安排较为严肃认真的专题报道外,究竟日常生活中,我们渴望看到的真相内容,都去哪里了呢?究竟是没人想看?还是没人在说,或者是有人不想让我们知道?
就此,小创整理了企创网在某一知名新闻资讯平台上的内容数据,管中窥豹,给大家看看,个中缘由。为了避免敏感,我们这里隐去该平台的名称,就事论事。在过去的两三个月内,企创网通过该平台累计发文77篇,其中通过审核篇数53篇,未通过审核篇数24篇,未通过审核篇数占总发文篇数比例为31.69%,也就是差不多三成还要多。而未通过原因方面,基本上全部都是——内容不适合收录。
其实该平台所谓的“内容不适合收录”,并没有非常明确严格的界定标准。一般来说,平台对于上传内容的审核,分为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两种。机器审核主要是通过关键词及图片识别进行审核,涉及敏感内容、三俗内容的,基本在这一步就会被PASS掉。而部分机器审核无法做准确判断的,则会进一步转由人工审核进行下一步的判定。那接下来,小创就把这24篇的“内容不适合收录”内容贴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是哪些内容,会被该平台拦截:
根据企创网的定位,所以上传的相关内容,基本属于财经、商业、企业、创业、投资、理财这个范畴。相比政治,经济算是敏感度更低一层的领域,但是中国国情特殊,政治和经济关系复杂,常常会有各种敏感地段,一不小心就会触雷。
小创仔细看了看这些被拦截的内容,大致发现了该平台的“敏感区”:首先是关于房产房价的,这一部分其实不仅平台敏感,而是当下全体中国人都很敏感的领域;其次是关于阶层,关于阶层固化,关于阶层矛盾,这一点同样是社会热点;最后是关于问题企业的,比如关于乐视的那三篇内容,全部都被平台进行了拦截处理。
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历朝历代向来都有“禁书”这样一种存在。而官方层面越是禁止、不希望民间看到、传播的内容,民间则越是积极、迫切地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因为多数人非常想知道,这些内容为什么会被禁。不过好在,以上被该平台审核未通过的内容,在企创网的微信公众平台还均可以正常阅览。关于原因,一来可能是腾讯的尺度更大些,二来可能也是因为由于微信本身的闭环设定,所以相比在其他平台企创网单篇动辄几万的阅读量,在微信平台平均一百左右的阅读量,或许并未形成太大的相关影响。
下面,我就把这些“被禁”的内容,贴上来,供大家阅读思考,是否有价值,看大家的自己的判断——
《全面进入省会经济新格局下的中国,透过各省会地铁规划,看未来十年中国城市格局变化》
《在40度的极端高温下,我们惊悚地发现:中国已经找不到一处经济又好,气候又好的城市了》
《影帝落幕:这或许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史上,最不光彩的一笔了》
《乐视员工发不出工资?国内资产被司法冻结?讨债者总部门口声讨?没事,贾跃亭美国还有5套别墅,价值近四亿》
《我们并不关心贾跃亭的梦想,只想问问:供应商的欠款,乐视电视会员的内容,易到司机用户的提现,怎么算?》
《对于普通人来说,究竟怎样的一群城市,才能称之为好的城市圈(京津冀篇)?》
《聪明的中产阶级,早早就在为下一代考虑各省高考难度了!》
《有时间搞巴铁娱乐群众,何不引进些共享单车造福百姓?》
《同样的房价下,北京和上海,苏州和杭州,大连和成都,究竟买哪个?》
《从共享单车分布,看地方政府对于商业创新的包容性——干预越多,问题越大》
《2016年中国各省份人口数据变化——人口不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才是!》
《我所亲眼目睹的中国阶层分化: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平民阶层子女人生之三岔路口》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人生该醉着虚度,还是醒着拼搏》
《房贷的确又加息了,可是惨的依旧不是有房者,而是无房者!》
《一年不买房,几年都白忙?2016~2017,房价究竟涨了多少》
《部分城市居民负债杠杆率已超160%,楼市超高房价还能撑多久?》
《年度拉仇恨重磅大招:有一种痛,叫做平均工资4783元!》
《环京楼市大降价一点都不稀奇,因为它本来就不值那么多钱!》
《满朝愤青,今骂到明,明骂到夜,能骂死中国楼市乎?》
《一省之下的广深协作都这么难,宁杭、成渝、汉沙又该怎么办?》
《限售十年!京津冀保定的这一举动,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你正为首付的钱焦头烂额,“高人”恰好出现,为你指了条“明路”》
《一个阴雨的下午,一场主动上门来找怼的骗局》
《河北丨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人口增长却一直在发力?》
关于以上这些未能审核通过的内容,小创自己的观点是:它们未必动听,甚至有些刺耳,但是它们多半是货真价实的真话。在如今的互联网上,能够过审的未必是好内容,无法过审的也未必是坏内容。这其中滋味,大家慢慢品味吧~
如果微信公号链接在其他平台无法使用,对以上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关注企创网微信公众号翻阅,也可以直接复制标题,百度搜索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