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断交风波 海运政策调整


  天然气出口大国卡塔尔与多个邻国之间的争端已经进入第五周。6月5日,沙特、阿联酋、埃及和巴林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并实施了部分封锁,希望能藉此使卡塔尔在外交政策上与自己站在同一立场。

  上周,沙特等四国公布了一系列要求,并限定卡塔尔在10天内(截至7月2日)满足。其中包括一些根本不可能达成的条件,如关闭半岛电视台和土耳其驻该国的军事基地。

  卡塔尔外交大臣Mohammed Al Thani已在7月1日明确表示,他的国家不会屈服于任何威胁到国家主权或有违国际法的要求,并已准备好任由沙特阵营提出的复交要求过期。在科威特的斡旋之下,沙特随后将卡塔尔的最后期限延长48小时(截至7月4日)。

  到目前为止卡塔尔经济尚可抵御外交风波造成的冲击,但如果制裁措施进一步加剧,卡塔尔经济可能会遭遇重创。

  据彭博社消息,埃及外交部称,埃及、沙特、巴林和阿联酋四国外长将于7月5日聚首开罗,讨论对卡塔尔关系的最新进展。

  目前已知的对海运方面的政策: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巴林禁止港口接受挂卡塔尔船旗或卡塔尔籍的船只,同样也适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巴林领水内的船舶。

  ●对于从卡塔尔港口海运或要到达卡塔尔港口的任何船只,部分港口也实施了禁令。目前,该禁令只涉及最后的目的港或下一个港口是卡塔尔港口的船只,例如通过第三国如科威特或阿曼的船只不会被拒绝进入。关于非卡塔尔船旗非卡塔尔籍,但运输卡塔尔货物的船只能否被准许进入,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沙特阿拉伯禁止在其港口海运出口卡塔尔的货物。

  ●苏伊士运河仍然向卡塔尔旗帜的船只开放,通过运河海运卡塔尔货物的船只继续不间断。

  ●到目前为止,卡塔尔和卡塔尔港口尚未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或巴林海运的任何船只进行任何相互限制或禁止。

  对海运方面的影响

  ●货主对海运合同的纠纷可能会增加。但实际上,货主和承运人愿意共同努力,通过将满载的船只停靠在中间港如阿曼来避免船舶被遣返到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港口的风险。

  ●考虑到无法进出卡塔尔,大多船公司改变被迫改变挂靠计划。目前许多集装箱海运公司暂停挂靠卡塔尔港口服务,转向阿曼和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