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等好莱坞电影,从来都不只靠票房说话


   最近正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5》票房高开低走,口碑暴跌。作为该系列投资最高的一部,《变形金刚5》要让派拉蒙赔本了吗?Too young, too naive。作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强的超级IP,《变形金刚5》哪里还只把挣钱押宝在“票房”这一棵树上。《变形金刚》系列衍生品的授权大卖,成为影片票房之外,又一大“吸金利器”。


 

   曾经有数据分析,好莱坞影片的最终收益,只有30%来自电影票房,剩下的70%全部来自电影衍生品,包括玩具、游戏、付费电视、碟片发行等等,像《星球大战》系列、《变形金刚》系列、《小黄人》系列以及迪士尼旗下的动画片,都有着长久、稳定且巨额的衍生品收入。


 

   变形金刚:最具商业价值的IP之一


 

   变形金刚也许是最能体现衍生品价值的知识产权(IP)之一。


 

   它在中国的火爆始于从上世纪80年代,但它的走红很难说是源于“汽车人!变形!出发!”的动画片,还是源于那些能动会变形的玩具。


 

   事实上,那部堪称儿时记忆的动画片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动漫玩具制造商之一孩之宝联合 Sunbow Productions 推出的广告动画片。在它的带动下,1988年后,变形金刚玩具在全国几度脱销。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孩之宝通过变形金刚玩具、海报等周边产品在中国赚走了近50亿元。


 

   这之后,为配合产品线开发,孩之宝连续推出动画电影,同样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虽然玩具饱受“重涂”诟病、动画内容被指低幼,但每次推出新玩具,其销量依然颇为可观。


 

   


 

   2007年,迈克尔·贝导演的真人电影《变形金刚》上映,在全球获得3.6亿美元票房,片中玩具也在日本和美国同步推出。为吸引成年观众,设计方 TAKARATOMY 还推出了音乐设备“Transformers Music Label”,包括擎天柱形象的 iPod音箱和 MP3耳机。目前,变形金刚系列除玩具之外,还授权开发了电子游戏、时装等各类衍生商品。


 

   人人都能看到电影衍生品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但又不得不承认,国产电影IP尚不足以支撑这一市场。


 

   


 

   因此,早在6月初,时光网就获得孩之宝授权,在中国引进并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变形金刚衍生品,而且预售情况非常好。有业内人士透露,“孩之宝的已经卖光,订单订到了10月份后,可能比《魔兽》的销售更好。”


 

   此外,魅族、西门子、kindle、欧莱雅、卡西欧、马克华菲、水星家纺等三十余个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都经授权销售变形金刚的IP衍生品,覆盖数码家电、美妆洗护、服饰箱包、食品饮料、家居日用5大行业。欧莱雅男士补水大黄蜂系列在天猫618当日销售突破10000件,Casio变形金刚限定设计款上架即售罄。


 

   迪士尼:衍生品帝国 行业标杆


 

   提到衍生品开发,就不得不提迪士尼。


 

   目前,迪士尼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授权商,在2016年《全球150强授权商榜单》中,迪士尼蝉联榜首,其全年授权商品零售总额达566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了41亿美元。


 

   


 

   早期的迪士尼,通过动画电影建立起“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一批经典动漫形象,并授权商品生产者进行线下零售,开启了最初的衍生品版权运营。如今,影视剧、玩具、主题公园、游戏产品等等,这些动漫形象无处不在。


 

   在手握IP的情况下,除了参与IP的制作及发行,版权授权和第三方发行构成了迪士尼重要的运作机制,全球市场分销所带来的巨大盈利,保证了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3年,动画长片《冰雪奇缘》的诞生,为迪斯尼带来了12.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迪斯尼历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最重要的是,“冰雪”衍生品的大卖让迪斯尼找回了长久以来的商业魔杖。


 

   


 

   除了玩偶、化妆品、服装、道具等传统衍生品之外,迪斯尼还发布了16款全新的《冰雪奇缘》主题食品以及医疗保健品,包括水果、酸奶、家用OK绷、牙线。2014年12月,迪斯尼给出的数据显示,电影中Anna和Elsa所穿的公主裙共在全美卖出300万条,该裙每条售价149.95美元,这让迪斯尼获得了约4亿美元的收入。


 

   形象授权方面,迪斯尼授权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冰雪奇缘》系列图书,并在国内同步上市。2015年5月迪斯尼(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北京“水立方”举办了以电影《冰雪奇缘》为主题的冰雕展体验日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与国内相比,美国衍生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除了传统的玩具、服饰、食品、3C等领域外,在舞台剧,甚至商业地产开发、艺术/博物馆、金融等细分领域均有所涉猎。


 

   授权展:衍生品开发的孵化器


 

   2016年,全球授权商品零售额高达26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与此同时,中国授权市场正进入爆发式增长,虽然2014-2015年增长为24%,但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被授权消费品整体零售额仅占全球市场的3%,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热门IP授权主要集中在娱乐/卡通形象和游戏、动漫,而企业品牌、体育、艺术、文化等授权类别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授权合作模式上,成长中的中国授权业虽然偶有亮点,但与成熟的美国、欧洲、日本授权业相比还有很大扩展空间。


 

   人人都能看到衍生品市场的商机。那么,如何成功迈出第一步?


 

   对于生产商来说,公认的捷径就是借用成熟的品牌授权机制、获得知名品牌的授权。这样,可以借助品牌的力量快速进入市场,同时分享品牌背后的众多用户。


 

   为了满足各方在授权对接上的需求,授权展在国内应运而生。如深圳国际品牌授权及衍生品展览会、上海国际品牌授权展览会、广州国际品牌授权展览会等。


 

   授权展突破了传统动漫衍生品类的局限,能够为衍生品企业搭建一个以IP为核心的衍生品交易平台,解决IP衍生品销售渠道的布局与拓展,为IP版权方及IP衍生品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助力国内IP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授权展在中国已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拥有35年历史,由授权行业最具影响力刊License! Global.的出版方博闻公司主办的全球授权展的目光,即将于7月18至20日首次登陆中国。


 

   

 

来源:版话

编辑:标天下

帅的人已经关注标天下了,百度标天下官网查看更多精彩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