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开发兴文县旅游资源


  整体打造兴文县旅游资源

  兴文县位于宜宾市境东南,幅员面积137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其中5个苗族乡。总人口49万人,其中苗族约5万人。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8%,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68.59亿元。

  成贵高铁将在兴文建设全程最大的县级车站——兴文石海站,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兴文县到成都、贵阳只需1小时,兴文融入四川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将会改变兴文经济生态面貌,2009年4月18日,兴文县被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成为全省唯一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兴文县提出“以路兴县、以水兴县、以城兴县、以业兴县”发展战略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成贵高铁通车后,建议将兴文县4个风景名胜连接起来,石海洞乡、僰王(bó)山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太安石林、灵霄山。该景区是国内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届时游客预计每年将达到1000万人次。

  兴文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与竹海、恐龙、悬棺并列为川南四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兴文石海”,其核心景区集世界特大天坑、地表石林、地下溶洞、卧虎景观于一体,“四绝共生”,神奇绝世。被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题词赞为:“天下奇观”。四川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僰王山”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0千米,景区面积60平方千米,珍稀植物,葱茏翠竹,山泉、瀑布、溶洞等绚丽自然景观为主,具有秀、幽、险、旷、雄等美感,且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好去处。

  僰王山是中国曾经的第五十七个民族——僰族(即都掌人)的生息之地。僰王山见证了古僰民族生存和抗争历史,这里曾历经战乱,历史上著名的“晏州轮缚大囤火猴大战”就发生在这里;1573年,明朝统治者派土汉官兵十四万人,在这里进行古僰民族历朝历代和统治阶级抗争的最后一场征战——“僰汉大战”,这个民族便神秘消失,留下了千古之谜待世人解读。僰王山是一个清幽静雅的人间仙境,僰王山是一部沧桑厚重的历史史诗!

  太安石林是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园的四大景区之一。石林形态奇特,或如城堡,或如长墙,或如人形,或如鸟禽走兽,千姿百态;石芽则低矮峻秀,玲珑小巧。除石林而外,景区尚有莲花洞、回龙洞等洞穴群与天坑分布,溶洞内还生长着少见的利川齿蟾(玻璃鱼)。石林与竹林相映成趣是太安石林的另一大特色,郁郁葱葱的林海,峥嵘的石林,神秘的溶洞使这里有“绿色石林”之称。

  凌霄山园区位于兴文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约24千米。面积22平方千米。园区以地表峡谷、瀑布等地质景观和以桫椤、楠竹等自然景观为特色,同时兼有僰人遗址的人文景观考古游览。园区内以飞虹谷、龙潭沟为代表的溶蚀和流水侵蚀地貌与以流水岩、飞虹瀑为代表的瀑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峡谷瀑布景观。凌霄山海拔1497.9米。三面悬崖峭壁,高耸云端,地形险要,自南宋至民国年间,一直为军事要地,现存南宋筑城岩碑、明代僰人遗迹、民国19年 (1930年)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战斗遗址。另有荤素井,四十八道拐等景点。

  兴文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石海洞乡”美称,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各一处,兴文石海于2005年被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开园。2006年兴文石海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07年获“中国乡村旅游最佳自然景观奖”,“国家风景名胜区优秀展示奖”,2008年入选中国最美十大地质公园,2009年通过世界地质公园中期复查评估验收。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东西宽15.5千米,南北长22千米,园区面积156平方千米。分为兴文石海、僰王山、太安石林、凌霄山四个园区。

  蔡律  2017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