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6):“挡箭牌”


过年记(6):“挡箭牌”

        2017-1-23

早上,小姨打电话过来请吃午饭。

小姨其实与我们没有亲缘关系。不过,几十年来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亲很近。

我母亲在解放前被送到饵块营的小寺做学徒解放后,她的师傅还俗成家,小姨就是我母亲的师傅的女儿。我母亲呢,刚解放就被送去昆明师范学校读书,后来做了教师。养育我母亲并供她上学的,其实主要是她师傅的师傅。母亲的这位师傅的师傅,就是我后来叫做外婆的。母亲成家之后,一直将外婆”的家作为自己的婆家,一直将“外婆”作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伺候着。外婆不仅养育了母亲,实际上也养育了我。我在七岁上小学之前,就跟外婆生活在昆明。母亲离开昆明后,一直给外婆寄生活费。我读初中之后,给外婆写信及汇款,都是我承担的。一般情况下,母亲每年把自己一个月的工作寄给外婆。特殊情况会多一点。那时候,我父母要养四个孩子,不容易。寄一个月工资给我外婆,也确实是尽孝了。

外婆年纪大了,生活自理越来越困难,我父母到昆明来,准备将接到我们家去,由他们养老。外婆之所以愿意离开昆明,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她担心自己去世后被火化。在我们那里是可以土葬的。说好了第二天就走的,谁知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外婆不走了。据说是小姨说服了外婆,让留下来。之后,小姨就承担起照顾外婆的工作。小姨对外婆非常好,非常有孝心。可以说,亲生子女也没有她那么孝敬的。那时候交通还不方便。外婆喜欢吃官渡古镇一家的小锅米线,小姨每周一次推着自信车带外婆去,来回得走十多公里的土路。

 让弟弟代表我们去吃午饭就可以了。我们在家收拾屋子。

弟弟吃午饭回来之后有点不愉快。

小姨她们村土地已经被全部征用回迁房交房之前,开发商支付补助。按照补偿面积,每月每平方40元。小姨一个月可以领到补助二万多。小姨前两天才领到补助,就有人来找她借钱。借钱那位我也见过小姨叫他“老板娘”,据说是开烟酒专卖店的。小姨不愿意借钱给“老板娘”,又不好直接拒绝,就将我弟弟拉去做挡箭牌吃饭的时候“老板娘”提出借钱的时候,小姨就说实在不好意思,钱已经借给我弟弟。并且说我弟弟就是专门从县里过来拿钱的。弟弟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毕竟,找人借钱已经不太光彩了;被认为找人借了钱而实际上并没有借钱,实在是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