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期(4):“关照关照”
期中前后,同事P老师跟我说,我课堂上的某某某是他朋友的儿子,准备出国,需要一个好的成绩,希望我关照关照。在成绩上“关照”,是我不愿意也不屑于去做的事情。不过,P老师说的这项说情我倒是一点不为难,因为我实际上已经“关照”这位同学了。开学之初我就发现,课堂上有两个学生上课不专心,经常讲点小话,态度不认真,听讲不专注。第三周我就提醒了他们,要求他们上课要记笔记以集中注意力,还要求他们一起坐到第一排。自那以后,这两位同学上课就没有讲过小话,也没有迟到早退,课堂表现很好。被要求关照的某某某,还担任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工作。他的工作态度还算认真,多次与我讨论讲习的内容和结构,需要阅读的文献及其他问题。按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某某某同学取得不错的平时成绩不成问题。而占比仅40%的期末考试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也比较容易通过。这样,取得一个80分以上的成绩,应该问题不大。我的这门课程的课堂平均成绩,经常在80分以上。已经步入正常学习轨道,已经有了比较好基础的某某某同学,取得平均成绩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前年的时候,学期考试结束两天,同事G老师跟我说,我课堂上的某某学生是他朋友的孩子,希望我在改卷子的时候关照关照,给个好一点的成绩。老G的朋友我也认识,是某单位的领导。要成绩这样的事情我一直反感。一般来说我会驳回,即使碍于面子不好当面驳回,我也不会去做。所以,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考试之后我就立马阅卷,在一天之内将分数提交。分数提交之后我就没有权力修改,如果有谁要我改考试分数的话,我就只能建议他去找教务处了。不过老G的这个求情对我来说没有问题,因为此前我已经“关照”过这个学生了,尽管我不知道他是老G朋友的儿子;而且,在我的“关照”之下,他一学期的课堂表现都比较好,最后的成绩达到了80分以上。我“关照”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要求,严要求。开学之初我就发下这个学生经常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不专心听讲,也不记笔记。有时听听耳机,有时看看闲书。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什么都学不到,肯定不能通过。于是我跟这个学生做了思想工作,晓以利害。我对他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要记笔记,要读专著,要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等。最主要的措施是,我要求他每次课都要坐到第一排正对着我讲台的位置。该同学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开始成为学习积极分子,讨论中积极发言,读书笔记认认真真,小组作业勇于承担。最后,取得了85分以上的成绩。这件事情让我感觉很骄傲。
这些年教务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荒谬的政策,实在不是促进教学而是破坏教学。比如,针对某些老师在某些课程上随意打分随便给成绩的不严肃做法,教务处规定了每个课堂要有一定百分比的不及格。这样的规定实在匪夷所思。就我的经验来讲,像交叉班这样的小课堂,只有三十多人,教师完全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学生学习不认真不踏实,面临最终考核不及格的危险时,任课老师是可以事先了解的。了解之后,就可能采取措施,提前预防,给有危险的学生特别的“关照”。这样,“一个都不能少”就完全可以做到。
我一向反对在成绩上给“关系户”特别的“关照”,“关照”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实际上是一种腐败。不过,“关照”不仅可以表现在分数上,还可以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高标准严要求;后一类关照是教师可以利用的,而且是教学工作的正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