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绪文:互联网时代 媒介即渠道内容即品牌


 

 

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开始打破集权式的数据处理方式,媒介权力变得分散了,信息传递变成了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件事。但在中国大陆每个网站也都开始行使审核的权力,网民发布的内容要经过网站把关后才可以决定是否上传成功。

 

分散化处理的最大改变就是互联网的免费思维,信息免费了。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后,传播的权力被分散,数据也变得分散。以前是点状,现在是网状的传播。这就意味着同一件事将会被很多人看到,而每个看到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有上百个或者几千个角度,可能就会有很多人盲人摸象,但拼起来就是一头完整的大象。数据分散化处理,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现在也很少有人去主动核实信息,新闻也变得碎片化了。碎片化时代是很难达成共识的,由于每个人看到的不同,观点也不同。

 

分散化处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不需要定时发布信息了,而是真正的“秒杀”。 大家不会守着时间等新闻,随时随地想看就看。以前的报纸生命是一天,现在的新闻可能就是按秒算,一秒之后大家就觉得又有新的神反转出来了。

 

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分散数据处理在管理上也提出了挑战,控制变的很难。没办法同时掌控那么多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化、透明化,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之一。

 

数据集中处理时代的管理是所有信息都汇总到老板那里,大Boss一个人说了算,决策权集中。老板通过层级管理传达指示,不能越级沟通,命令要一层一层传达下来。现在有了互联网,出现了群管理,一个群组里面,总裁和中层说的话大家都能听到,最大程度的化解了信息的不对称,大家都可以表态。以前是层层传达,现在模式变了,在权力分散的社会,一级压一级已经行不通了。数据的分散化处理让组织运作更有效率。

 

 

随着I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智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一一涌现,互联网下半场已经到来,媒介即渠道、内容即品牌、一切皆是分享、一切皆是社交,信息呈网状传播,人人围观所有人,同时也被所有人围观。

 

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呢?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新的决策中心 ,相比集权数据处理时代,决策中心变小、单位变小,甚至逐步个人化,所以出现自组织、自媒体。在体育场式的围观社会,人人都是主角,你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