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自取尴尬


十日谈:自取尴尬

 
卢映西
 
 
    2017-03-03
 
    又逢“两会”盛事,好事的国外媒体又来替我们的参会代表数钱。据胡润数据显示,最富有的100名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最富有的100名全国政协委员,共计拥有近3.5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而2013年该数字为1.6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这么富、富得这么快,直接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们这些被代表的吃瓜群众当然真呀真高兴、真呀真自豪!可是,谁能告诉我,FT中文网上披露这条好消息的报道,为什么打不开?
 
    2017-03-27
 
    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刷了几天屏,让吃瓜群众最感温暖的,大概是删帖现象大大减少了。但真正的麻烦,还不在辨别防卫的正当或过当,而在此案反映出来的地下金融猖獗,这种现象可谓由来已久愈演愈烈。具体案件误判与否,法律程序自有救济机制。要是经济基本面彻底烂掉,神仙下凡也无力回天。现在,受辱母亲苏银霞已经认识到自己“误入高利贷陷阱”,还不知要等到哪一天,自我感觉良好的精英们才会发现自己误入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陷阱。
 
    2017-04-17
 
    2011年,美国领着北约推翻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随后那里就成了ISIS等恐怖组织的巢穴。现在,据英国《卫报》报道,利比亚到处都在公开买卖奴隶,一如美国当年。历史已经不断证明,美国大兵点燃的战火往往不能给当地带来进步,而是导致倒退。可是尽管屡遭败绩,美国仍改不了到处插手的坏毛病,如今又盯上了朝鲜。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本来是有一千个理由提醒美国反思自己的对外政策而没有一个理由任其胡来的。然而……
 
    2017-04-18
 
    中国一季度GDP增速达6.9%,看起来还不错,只是分析下来,经济动能主要仍是投资,还多亏了房地产顶着调控压力就是不肯下跌。众所周知,仅以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顶层精英曾给我们许诺了诸多“新动能”,什么互联网+,什么“双创”,甚至以总理之尊去关心某个体户的葱油饼。折腾来折腾去,新动能连臭名昭著的房地产都替代不了,只在新闻里看到有傻乎乎的大学女生“裸贷”一大笔钱去创业,结果自杀了。如果说精英们根本不懂经济,他们肯定不服气。那就不说,等着瞧。
 
    2017-05-03
 
    特朗普上台已过百日,政绩乏善可陈,唯变脸频繁为一大特色,这绝活也不知是何时从我们川剧那里偷师学去的。这不,先对朝鲜摆出要打要杀的架势,等到把中国忽悠过去,一抹脸,又说打算“荣幸地”与金正恩会面了。海外的老王社长一看,这局面简直是被他“不幸言中”的嘛,不由得捶胸顿足:“其实,金正恩早料到只要自己决心坚持到最后,必有这一天,他期盼的也正是这一天。那时的中国,里外不是人。背叛出卖了盟友,将老一辈的‘血谊’作筹码全然不惜,凶狠‘制裁’压迫人家,自以为得计,人家顶过了压力,雨过天青,峰回路转,手持核武,与美为友,背靠美国,找你算账来了,看你有什么话说?你自己先道义丧尽!”啧啧,瞧这话说的,好像我们的顶层精英全都是顶级呆瓜,这怎么可能?!!!
 
    2017-05-05
 
    据《纽约时报》报道,朝鲜官方新闻机构罕见且出人意料地对中国发出指责:“必须明白,不管是谁,决不能改变或摇动朝鲜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拥核的路线。无论朝中友谊怎样宝贵,朝鲜也不会拿如同生命的核武来交换或乞求。”还警告说:“中国要深思,现在乱砍朝中关系支柱的危险妄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尽管朝鲜遭受了长达数十年的制裁和国际社会的孤立,其经济眼下却呈现出令人意外的蓬勃迹象,经济增速据估计在1%至5%之间,即便与不受制裁所累、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一新情况会让遏制朝鲜核野心的努力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所以中国人看新闻经常像是复习历史。很久以前,我们这块土地上就上演过“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故事。近一点的,我们看到不是每一个“方腊”都那么好打的。抗战时,中共既要顶住日寇的扫荡,又要忍受友军的摩擦,困在一片贫瘠的黄土地上,硬是靠南泥湾精神扛了过来。后来,蒋介石仗着巨大的实力优势摆开内战架势,中共内部敢把开打当作首选的也不多,唯有毛泽东看出蒋介石比共产党还困难,坚决主张打!结局让全世界都大跌眼镜。
 
    今天,只要从毛泽东的智慧里学到万分之一,也能看出美国其实比朝鲜更困难。中俄朝联手,一着就能把色厉内荏的老美将死。中美联手,则要当心被铜豌豆磕掉牙。就算历史重演,宋江拚掉一嘴牙灭了方腊(阉了也视同灭了),到头来也没什么好下场啊!现在中国的问题在于,自以为比毛主席高明的人太多,却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马谡。马谡的本事,就是能把一副好牌生生打烂。比如“反腐”是好牌吧,交到马谡手里,他能打到让吃瓜群众都去为贪官祁同伟掬一把同情泪!
 
    2017-05-11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核心议题,但相关投资去年已经开始下滑。部分银行人士和国企则私下抱怨政府正在向他们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接手无利可图的“一带一路”项目。一位刚退休的大型国企高管表示:“许多国企都有种挥之不去的想法是‘国家让我干的,我并不想这么做’。”
 
    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理念是: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官员肯定不如企业家高明。假如官越大就一定越聪明,那就应该搞计划经济或命令经济。“一带一路”这种搞法,既不像市场经济,也不像计划经济,说白了,纯粹就是胡闹。经常看到一群群事后诸葛亮争相嘲笑当年的“大跃进”,却不知道事后诸葛亮与傻瓜的距离,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之差罢了。现在就能看出“一带一路”必败的,才算事前诸葛亮!
 
    2017-05-17
 
    这个世界有多荒谬,看看美国就知道。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全靠对手不断失误送分,而不是靠自己的本事。当然,如果哗众取宠也算是一种本事的话,那要另当别论。《纽约时报》有文章分析,问题还不仅是没本事,而是根本就有病!特朗普本质上是个幼稚病患者,心理年龄只有7岁,因而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无能、冲动,又时刻渴望被人喜欢。无怪乎上台至今,洋相百出。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当今世界类似于特朗普的,即无能到无法认识到自己无能的领导人,是否还有?
 
    2017-07-19
 
    中国的高铁,质量高成本低,确是个宝贝。是宝贝,当然要像大熊猫那样作为中国名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高铁在国外远不如大熊猫受欢迎。迄今为止,中国推向国外的高铁项目只完成了1个,还有5个在建,另外5个已经停工。究其原因,主要还在国情不同。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中国拥有强大的举债能力,再加上无所不能的党国体制,我们的国有企业享有事实上的国家担保,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仍能长期亏损经营。比如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3.8万亿元人民币,比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政府多得多。所以说,中国的体制优势不是没有,只是这种优势只能窝里横,出门就不灵。还想牵头搞“一带一路”?
 
    2017-08-01
 
    前段时间,中国似乎摆开了架势,要同美国联手,压朝鲜弃核。谁知人家朝鲜根本不尿你,导弹一个接一个照射不误。这就有点尴尬了,更尴尬的是特朗普还冲我们发火:“我对中国感到非常失望,我国历届愚蠢领导人让他们每年做数千亿美元的贸易,然而他们在朝鲜问题上不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只动口不动手。”难不成要中国为你火中取栗?对此新华社的表态是:“半岛核问题的核心是朝美矛盾”,“中国不是半岛核问题的直接矛盾方,中国手中更没有解决半岛核问题的魔法棒,拿着解决问题钥匙的恰恰是美朝双方。”这就对了,早坚持这样的立场,免了多少尴尬!
 
    在另一个方向上,印度正在上门闹事。我们在自己的地面上修路,印方看着不爽,悍然派军队过界阻止。我方作出修路的决策时,大概是没有想到印军会过界捣乱的。但从历史上看,没想到的事情一旦发生,后果可能很严重。当年苏联支持朝鲜打到南方统一祖国,没想到美国会出兵。美国打到鸭绿江边,也没想到中国会出兵。现在中印之间同样出现了原来没想到的状况,最要紧的,是避免事态向严重的方向发展。中国正处在崛起的关键阶段,应全力盯着前面的选手赶超,避免跟落在后面的选手纠缠。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做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