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法处理切削液废水


  

絮凝法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处理切削液废液的方法。它是在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 絮凝剂溶解在水中, 经水溶解一般都成为胶体状态存在。这些胶态聚合物, 在水中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配位体等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吸附现象, 从而破坏废液中物质的稳定性, 使其相互聚集为数百微米以至数百毫米的絮凝体。再借助沉降、过滤或气浮等常规固液分离方法去除。絮凝剂分为无机、有机高分子和微生物絮凝剂三大类。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后来在传统的铝盐和铁盐的基础上发展出合成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的水处理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其中丙烯酰胺系列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其分子量高, 絮凝架桥能力强而显示出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微生物絮凝剂主要由国外开发生产, 其中以红平红球菌及由此制成的NOC-1为目前发现的最佳微生物絮凝剂, 但其生产成本过高。由于切削液废液的组成成份比较复杂, 单种絮凝剂难以发挥最佳效果, 一般采用投放多种药剂并配合其它处理方法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程刚等人采用破乳-混凝-光催化化学氧化法处理废切削液, CODCr去除率为99.5%, 脱色率为100%,出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絮凝法具有投药量小, 成本低, 净化效果好等优点, 但对废液中的油滴去除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