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马云与另17人在中国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团队从互联网泡沫中逃生,和eBay大战一场后,成长为中国第一家全球B2B公司。阿里巴巴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短短十余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彻底改变了世界。
阿里巴巴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成就了阿里梦想?其实阿里巴巴是一家特别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当然它也是一家很现实的公司。当前人们对阿里巴巴的评论容易走极端——要么神化,要么妖魔化。其实阿里巴巴不过是在管理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阿里巴巴的成功与其个性鲜明的独特企业文化以及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本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里巴巴HR三支柱的发展历程及架构
1999年2月,马云在只有几张破凳子的房间里说的一段话成
2001年,为GE服务25年的关明生加盟阿里巴巴,帮助阿里巴巴打造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绩效管理体系,奠定了阿里巴巴绩效管理的基础,借鉴GE对价值观的推崇并进一步予以强化。人作为资本在阿里巴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认同并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其次才是业绩和具备符合阿里巴巴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潜力。
因此,2003年阿里巴巴开始实施价值观考核,并采用“活力曲线”法则以及基于这个方法的淘汰和激励制度。阿里巴巴用“271排名”的方式来考察员工的相对业绩,不过阿里巴巴对后10%的淘汰不像GE那么严格。前首席人力官彭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价值观考核就像一根绳子,在我们队伍规模快速扩张的时候,抓住这根绳子,我们才得以保持阿里巴巴文化的凝聚力,才能在激流险滩中不被冲散,我们的价值观绩效考核,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把价值观融人渗透到公司的文化血脉中。”
2005年是阿里巴巴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前有“淘宝网”“ 支付宝”的诞生,后有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在这
2004年“非典”以后,阿里巴巴的B2B业务高速成长,人才低价高用,机会多,工作多,但人手不够,一线团队培养缺乏有效支持。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一直在思考,如何保证在企业层级增多、跨区域发展成为趋势的情况下,保证一线员工的价值观传承,同时在业务和人力资源培养方面提供更快捷的支持。
2004——2005年,《历史的天空》和《亮剑》两部军事题材连续剧热播,《历史的天空》中的张普景政委和《亮剑》里的赵刚政委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人民军队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总有那些既能打枪又懂政策的政委充当着幕后英雄的角色。阿里巴巴政委体系的灵感就源于此。马云将几十张DVD发到了管理层手中,要求他们通过看连续剧来进行深入探掌和学习。此时,主管人力的副总裁邓康明正在酝酿同样的事情——在B2B部门的一线销售团队中派出既懂业务又代表公司政策,还要肩负企业价值观宣导重任的人力专员。加上创始人马云的灵感,因此将这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名为“政委体系”。从战略的角度讲,阿里巴巴希望走102年,那么为了避免业务经理基于短期业务压力采取短期做法,也需要有目光长远的人与其搭档,因此,诞生了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这也是如今阿里巴巴HR三支柱中HRBP这一支柱的发源点。
阿里巴巴最初决定使用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在2005
从阿里巴巴的结构来看,2004年的时候只有一个阿里巴巴;2005年收购了雅虎;2006年做了一个大的拆分,变成集团式结构;2007年各部分更加独立,慢慢发展成松散的事业部形式。2006年年底以前,HR都是集中管理的,2007年开始,各公司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同时通过集团统一的e-HR平台开展员工档案管理、薪资管理、绩效管理、福利和休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实现了规范化和自动化,各种统计分析报表自动生成,显著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确性和工作效率,为阿里巴巴人力资本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R三支柱也逐步发展成如下架构:
COE由组织发展部、校园招聘部、社会招聘部、企业文化部、薪酬福利部等构成。组织发展部分为平台0D和业务OD。平台0D负责公司大体系发展、高管领导力发展和商业教练,业务0D则直接驻点在各个事业群,负责事业群相关的组织架构、人才盘点、业务复盘。校园招聘部负责阿里巴巴集团的校园招聘策划、招聘录用分配、新大学生培养(培训)计划及实施。社会招聘部主要负责高级人才猎聘,并在各个事业群与HRG协同。
HRBP在阿里巴巴有一个很红色的名字:“政委”。他们是阿里巴巴在各个事业群和业务部门的HR通才。所谓政委,主要是原来业务线转过来的HRG,他们熟悉业务并且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人和事,对事业群进行组织变革推动和服务支撑。如今阿里巴巴已经很少提政委这个称呼,更多的是提HRG。
一般地,一个大事业群下面有15个左右的政委。一个大的部门下面有一个大政委带3~4个小政委。这3~4个小政委在工作内容上不是按照招聘、培训、考核、员工关系这样的职能模块划分的,而是每个人负责部门内一些二级组织单元的全HR模块。
人员发展部负责各事业群内部的人员技能培训及相关承接公司文化要求的培养工作,原来隶属于各事业群的客户中心,从2015年开始整合到事业群的人力资源部门,但汇报上目前还未完全整合到事业群的大政委身上。
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外包员工,包括针对员工的服务呼叫中心,日常的社保、公积金、假期、合同管理等人事业务。
成长导向的HR三支柱
所谓成长导向的HR三支柱,顾名思义,是指为了匹配企业战略而采用的高投入、促发展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下四个需求,使得阿里巴巴人力资源体系采用成长导向成为必然。
1.文化落地的需要
由于独特的企业文化,阿里巴巴对员工的价值观十分重视。价值观是阿里人群体的价值取向,是阿里人的共识,是整个组织的DNA,是阿里人一直坚守的内核。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其实就是对其价值观的一个综合阐述。当其他互联网公司把“速度”和“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基础的时候,阿里巴巴却把“六脉神剑”作为自己的天条,这或许正是阿里巴巴的独特之处。
在每个季度的员工考核中,对价值观行为标准的打分占到了
2.人员规模扩张的需要
因为业务规模的扩张,这些年来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也急剧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一挑战显得更加严峻。阿里巴巴的员工偏年轻化,而且还要保证每一个新贝工都要有共同的价值观,那么在培养上就得投人更大的精力。事实上,阿里巴巴一向不吝啬培训方面的投入,马云即使再忙也会抽身参加每一期的新员工培训会,以向新员工传输信仰的价值。
在选人与育人的决策中,阿里巴巴更侧重于育人,邓康明曾说:“我们的选人策略是,宁肯找那些没有太多工作经验,而基本素质很好的人。”彭蕾也提出对人才的新要求:聪明、乐观、皮实、自省。相比工作经验,阿里巴巴更看重人员的基本素质。“软实力,如乐观、不怕压力很重要,缺乏经验没关系,我们愿意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培养他。”。邓康明如是说。
在最近的校园招募(以下简称"校招。)中,阿里巴巴提出“非凡人以平常心做非凡事”的理念,主要瞄准技术岗位选拔人
确实,在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不
对于阿里巴巴严格的价值观行为标准评定来讲,人员膨胀是
这几年,由于阿里巴巴对人才的重视,除了普通员工外,阿
3.业务的需要
首先,从行业特征的角度来讲,阿里巴巴是一个高速成长的
其次,从业务关系的角度来讲,阿里巴巴HR和业务呈现的
最后,从业务特点的角度来讲,电子商务灵活多变,因此一方面需要组织灵活,另一方面又需要员工创新。想让组织灵活,就需要配套的人力资源体系去支撑人才的运动,以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想让员工创新,就要鼓励员工勇于试错,就需要配套的激励机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阿里巴巴总的方向就是在试错中前进,阿里巴巴希望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期待各级领导敢于让员工犯错,让他们在错误中创新和成长,这些都是需要组织、资金支持的。
4.愿景的需要
马云在任何场合都像祥林嫂一样重复着“创建一个102年的公司”的人生理想,而他的同事们,当年一起在杭州的民宅
阿里巴巴要做102年,需要坚守一些道德底线和标准,HR体系就要跟上。做互联网、电子商务,由于新的文明是开放透明,因此机制就要跟上,管理背后的制度建设、继任者计划等都需要加大投入,都需要在资金、组织上提供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百年老店”的终极目标。
阿里巴巴HR三支柱的特色把攴部建在连队上
在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体系里,最大的特色是政委体系。政治委员制度最早始于18世纪意大利共和国雇佣军,政治委员当时的职能是作为政府的特别全权代表监督部队的行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委员制度成为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做斗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后来,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时创造性地借鉴了这一制度,开创了无产阶级军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我国红军创立之初,毛泽东借鉴苏联红军的做法,在人民军队中着手建立政治委员制度,真正关注战争中参与人员的精神作用,把原来粗糙的战争动员变得长期化、专业化。数十年来,政治委员制度伴随我军的成长逐渐成为我军一块不可缺少的坚固基石,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从理论上就是借鉴于此的。
所谓的阿里政委,实质是公司派驻到各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
在军队中,政委的任务是负责观察业务之外的情况,看士兵
第一,出身特殊。一个企业想要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思
第二,参与业务会议是硬性要求。阿里政委对业务的理解不
在业务团队的会议中,阿里政委往往会提出非常专业的、有
第三,工作善交流、重人心。阿里巴巴的HR有50%~60%
一位B2B的大政委对他手下的小政委的要求是:小政委聊完后,团队中上百人,随机抽到一个同事,他有什么困难,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小政委都要非常了解;两个人迎面
正如2009年彭蕾主题演讲中提到的,“当然,HR是有很多流程和制度要去建立和遵循,但我认为HR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用你的工作改变一些人,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公司的价值。而且,HR在面对企业或者行业发展危机的时候,更要把自己的管理定位为人心的管理,帮助这个人成长从而帮助企业渡过危机。”
第四,决策方式自下而上。由于行业的特珠性,更多的时侯,阿里巴巴的决策权在下面而不是在上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
阿里巴巴能否走过102年
世间的事物都存在一个物极必反的规律,一方面强势必然会
阿里巴巴的HR三支柱模式中,以政委为代表的HRBP是最
把大部分的决策权放到中下层,会使很多决策在系统性、长
阿里巴巴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自身业务多元化,其关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