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重磅: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热点与黑马


  前言:背景分析8月25日沪市长阳报收,3300强力突破,看似突兀的事情,但不能不说与一个政策的出台有关,这个政策就是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能的指导意见》。

  类似的指导性文件在2012、2013、2014和2015都发布过,可以看成需求端刺激稳增长的重要策略,核心和重点是创造新的服务和消费,刺激经济成长,而消费对象是信息消费。

  不独有偶,2014类似政策发布后,A股市场一轮行情启动,虽然不能说与此有关完全的相关性,但中小创当年的表现却与此有关。

  了解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发现,从2015年底开始,政策的重点开始盯住供应侧改革,核心是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创造适合国民需求的新兴产能。

  我们已经看到淘汰过剩产能带来的影响:黑色和有色系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与此对应,A股市场6-8月掀起一股周期股和五朵金花行情,投资逻辑是确定性增长、新周期与供应侧改革继续加强。

  供应侧改革带动经济数据具备新周期的特征,比如PPI、PMI和GDP增速,但一个数据一直在证伪新周期,这个数据就是CPI.CPI与上述数据的背离显示,供应侧改革启动了价格杠杆和改善了供求关系,但这个价格杠杆和需求并没有有效的传递到需求端。

  重要的原因是,供应侧改革涉及的是企业部门,而需求端涉及的是个人部门,其间缺乏有效的对接。

  供应侧管理取得成效背景下如何对接需求端,成了当下宏观调控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重提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无疑是正确的政策选择,也因此,是中国经济的重大利好,肯定是周五股市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策内容: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和内需潜力,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信息消费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预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信息产品边界深度拓展,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15万亿元,信息消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优化信息消费发展环境方面,《意见》提出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鼓励各地依法依规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加大对信息消费领域技术研发、内容创作、平台建设、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财政支持,支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建设。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社会资本对信息消费领域的投入。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互联网企业,依法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未来几年,将是我国信息消费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信息技术创新、消费需求增长与产业政策激励的叠加效应,将使信息消费出现爆炸式增长,拉动经济的能量会得到史无前例的充分释放。

  信息技术创新将提供无比丰富的新型产品和服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将无处不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将取得突破进展,新一代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将大量涌现,刺激各种信息消费高速增长。

  信息消费需求的规模和档次均将大幅度提升。网络空间打开了人们的信息消费渴望,无人驾驶、智能服务等高端信息消费提上日程,家庭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信息消费需求超常规增长,信息消费与物质消费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互为支撑,创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城乡居民迫切要求享受上科幻般的数字化新生活。

  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创新创业等国家政策必将营造信息消费高成长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再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很容易形成信息消费规模优势,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信息服务平台。如果说以前培育信息平台企业需要多年“烧钱”的话,那么在当前互联网已经全民普及的条件下,只要平台服务找准需求、商业模式新颖可行,则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面对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我国应当顺势而为,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政策,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消费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量,既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又拉动产业升级。

  《意见》明确了四大重点领域:

  1)在生活类信息消费领域,要求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类便民惠民服务新业态,重点发展面向社区生活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面向文化娱乐的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面向便捷出行的交通旅游服务;

  2)在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领域,推广高效、均等的在线公共服务,重点发展面向居家护理的智慧健康服务、面向便捷就医的在线医疗服务、面向学习培训的在线教育服务、面向利企便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3)在行业类信息消费领域,培育支撑行业信息化的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重点发展面向垂直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面向信息消费全过程的网络支付、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支撑服务,面向信息技术应用的综合系统集成服务;4)在新型信息产品消费领域,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面向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前沿信息产品。

  上述方向,不仅仅与互联网和物联网有关,消费内容与产品的提升,更多的y与人工智能有关。

  人工智能与中国:科大讯飞

  新的消费与产品,必须对应于伟大的企业,比如苹果与智能手机。

  当苹果、谷歌、百度、腾讯、华为都进军智能客户端的时候,可以与其比肩甚至高于它们的人工智能企业在悄悄成长,比如科大讯飞。

  选择科大讯飞的投资者心里清楚不是因为他的业绩与分红,而是因为他的成长空间。从科大讯飞上市(2008)以来股价复权后整体涨幅早已超10倍,且PE没有低于100的情况,这就足以说明大家对这家公司的长远看好,这里只想分享大家心里的“长远”。

  A股市场一定要买有足够“想象空间”的公司,否则在股市里很难赚到钱,如20年前的格力电器、10年前的苏宁电器、5年前的东方财富,这些公司都是从丑小鸭变成了今天的“巨天鹅”的。当然有人马上会说科大讯飞已经涨了10倍了,而且股本已经超10亿了,还怎么变大成长呀。

  关键是科大讯飞不是一般的公司,按目前股价算市值800亿左右,有没有可能5后变成2000亿,10年后变成10000亿呢?我想你看了下面的数据一定会坚定持有科大讯飞的股票,成为最后的赢家。

  1) 语音市场垄断者大家都知道科大讯飞的目前国内最大语音技术供应商,拥有中文语音合成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中文语音产业60%以上整体市场份额。核心技术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优势持续提升,讯飞超脑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口语翻译、机器评测等方向均取得显着的阶段性成果。开发伙伴超过500家,实际应用案例超过6000个,技术应用遍及教育、汽车、家电、金融、电信(手机)、邮政、电力、政府和企业等各个重要行业和领域,市场空间让人想像无限,保守估计产值2万亿,按目前市场份额计算科大讯飞至少能占1万亿的市场份额。在技术上,科大讯飞中文语音技术全世界第一,英文合成超过了美国人和英国人,印地语超过了印度人,语种无关的声纹识别也是全球第一,智能阅卷技术已经可以协助老师进行阅卷,不光中文评测领域超过了人工专家,在英文发音和英语作文评测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机器翻译也拿到了全球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拓展高歌猛进,讯飞语音深入各行各业,产业链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公司已与三大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手机、电视、汽车等行业领先企业实现广泛战略合作,讯飞开放平台的总用户数达到7亿,开发者达11万,形成了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技术创新的全生态创新格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公司在语音及人工智能市场的引导者地位和市场竞争优势。

  2)智慧教育引领者  目前,科大讯飞已构建了教、学、考、评、管完整的产品体系,产品服务全国31个省市8000万师生。

  2015年4月27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31.46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84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5亿元,拟用于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项目。根据方案,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8亿元,该项目以科大讯飞开放式教育云为中心,构建“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大数据汇聚,使智能化教学应用和各类优质资源直达课堂,通过智能分析帮助教师针对性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在线教学平台,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在线教学服务,并根据其知识点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给出个性化分析和内容推荐。根据估算,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和年均净利润分别为9.83亿元和3.32亿元。公司2015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产值首次突破了1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2016年3月11日,科大讯飞与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共建联合实验室。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联合实验室将重点开展语音识别、手写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评测、机器翻译等技术在教育考试领域的创新集成应用。以考试信息化推动考试现代化,探索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大规模教育考试的难点问题,拓展教育考试服务功能,探索教育考试评价的新方法和新机制,开拓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的新领域。此次双方的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必将进一步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应用落地,促进教育考试行业新兴业态的构建和发展。

  由于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股权,公司股票已于 3 月 16 日停牌。有些人在股吧里对这件事情不屑一顾,认为是小题大做,而我认为这是科大的明智之举,一是此举收购是为科大讯飞在互联网教育产业上开拓市场,力争成为此领域的龙头。二是此举非常吻合中央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可谓用心良苦,路人皆知,我想董事长刘庆峰(人大代表)在理解国家战略这一点上比很多企业家要强得多。三是北京的特殊性,首先从首都下手,占领了首都市场,其它都不在话下。资料显示,北京乐知行是一家教育信息化软件公司,业务涉及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教育、教育公有云等。2015年,乐知行全年销售收入增长50%,连续4年北京市场占有率第一,去年实现了北京市16个区县的全部覆盖。此次收购也意味着,科大讯飞将继续强化人工智能在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应用。

  科大讯飞今年在教育领域有三个重要产品,分别是智学网、数字校园和智慧课堂。智学网产品是以考试阅卷为基础,以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为核心的综合性应用系统。智学网主要针对学校考试信息化,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取得了规模化应用。数字校园由科大讯飞联合乐知行推出,先期在北京进而全国推广。而智慧课堂则被视为构建完整的全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此外,科大讯飞还将进行一系列资本层面的收购。公司已收购了上海提供数字化小测试和作业解决方案的解铃网,进而补强了科大讯飞在测试和作业上数据来源不足的问题。“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的主要环节,即教学、学习、考试的应用上已经突破了临界点。我们认为可以开始大规模应用了。”吴晓如解释说。根据科大讯飞年报,公司2015年教育应用产品营业收入超过6.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26.39%,而教育产品相关利润超过2.95亿元。对比语音支撑软件、电信语音增值产品、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三项产品,教育产品利润最高。此前,坊间质疑科大讯飞净利润增速下滑,且依赖政府投资,这完全是恶意攻击,2015年,政府补贴科大共1.1亿元,但科大讯飞上缴税收已超过2个亿。 此外,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接近25%,试问上市公司中有几家能做到如此重视研发。

  也许大家还记得去年的超级牛股全通教育,我不是说要大家去炒作妖股,但这件事足以说明投资者对未来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前景充满想象,而科大讯飞才是真正意义的互联网教育公司,也一定会成为行业的龙头。

  3) 思想机器人开拓  最近IT领域最热门的词语要算人机大战了,大家最关心的可以是输赢结果和人类的结局。结果已经给出,机器人完胜,很多人马上惊呼机器人会取代或消灭人类了,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夸大与担心。其一,机器人战胜人类很正常,何况只是在围棋上。人类其实早已被发明的工具们战胜了多次,比如汽车、电脑、手机等。我相信发明汽车的先辈们一定早就预测到汽车一定会人类跑得快,发明电脑的科学家们一定也早就预测到了比人类计算得快。其二,机器人围棋战胜人类是好事,说明人类在研究机器人方面又前进了一步,而不是什么担心机器人取代人类。实际上人类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还没有出世,目前的机器人应该叫机械人,只能帮人类实现简单的动作与工序。我们需要的是既能交流,又能思考的机器人,也就是我们的生活伴侣。

  机器人要想真正进入我们家庭,一个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机交互。但其实,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机交互产品只能单轮交互,机器说话时我们不能像跟人对话一样随时随地打断,缺乏上下文的语义理解,而且我们还要离它很近,可是就在2015年12月21号科大讯飞的年度发布会上,重新定义了万物互联时代的人机交互标准,并发布了对人工智能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机交互界面——AIUI。 AIUI集成了包括双全工技术、麦克风阵列技术、声纹识别技术、方言识别、语义理解技术和和内容服务等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尖端成果,代表业界最高水准的技术产品。AIUI将通过统一简洁的交互接口,为我们的用户和开发伙伴、未来更多的开发伙伴提供人工智能能力。 没有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全新的交互界面AIUI,机器人就不可能像人一样自由交流,穿戴式设备就不可能自由地使用,智能家居就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科大讯飞的技术在定义一个新时代,而且在推动这个时代更快的爆发。这是在中国IT产业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格局的大战略。未来谁能主导人工智能交互系统,谁就能主导机器人行业。试想这样的系统市场价值有多大!

  4)人工智能系统革命者谁都清楚IT行业谁能主导操作系统,谁就主导了整个行业。

  PC已被微软垄断多年,

  手机也早已被IOS(苹果)与安卓(谷歌)瓜分,安卓系统市场份额更是绝对垄断,目前已达74%。

  但当年的微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为什么没有抓住机会去主导手机操作系统,苹果也没有想到安卓系统会如此凶猛快速占领市场。或许这些都已不重要,而我们最关心的是5年10年后谁将取代这些IT巨头,或者说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会取代目前的操作系统。

  笔者认为答案是人工智能交互系统,而国内最有可能抢占先机的应是科大讯飞。比如说最简单的一个动作,我们讲话(任何语言)它们都能听懂,而且能与我们对话。看起来简单的一步,人类已经研究了60年,至今没有公司能说我行。而科大讯飞说:我正在努力,5年后一定能做到。这是公司多年的努力方向,这是国人几代人的时代结晶,谁能最先推出人工智能交互系统,谁就能引领未来,主导世界。未来每一台PC与手机都是陪护我们身边的智能机器人。这才是我们人类需要的人工智能,而科大讯飞正是未来人工智能市场的王者。

  此外,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接近25%,试问上市公司中有几家能做到如此重视技术研发。2015年联想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不到,华为研发投入为销售收入的12%,敢于重金投入研发,是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像任正非看到了华为的战略机会一样,看到了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的战略机会。

  技术走势:新的爆发波段

  还在市场关注白马蓝筹的6月初,作者就推荐了科大讯飞,因为它具备白马蓝筹的特征:非周期性、稳定增长、行业龙头等。

  此后,该股实现了股价的翻番,问题是股价到头了吗?类比腾讯、百度、阿里的表现,长期看空间巨大。

  即便看短线技术态势,也面临突破,我们的三指标体系显示,下周该股将完成前高的突破,再次掀起冲击100的旅程。

  操作策略:逢低介入、长线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