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偷梁换柱”遮蔽真问题
近日,笔者在浏览某地方政府网站中的在线访谈栏目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某一条访谈内容的图片中明明显示的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把手”访谈,但内容录入的时间竟然是今年的某一天。众所周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四年前开展的活动,但是该地方政府网站竟然“偷梁换柱”将时间一改,便作为今年的在线访谈内容,实在是想当然,甚至太蹩脚。其实,类似这样的造假或“偷梁换柱”行为,在其他地方政府网站中,也屡见不鲜,领导视察“悬浮照”、在身后用洒水车喷水营造领导“冒雨”视察等“假新闻”,暴露出官场中隐约存在的各种真问题。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是做好做成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为民办事、政民互动的窗口,必须传递真实信息、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真心诚意与群众互动交流。“偷梁换柱”、弄虚作假,是作风不实的表现,更是对网民群众的不尊重,是渎职甚至是犯罪。不仅如此,少数公职人员,平时习惯于“拿来主义”,个人工作总结、剖析反思材料等,总喜欢摘摘抄抄、改改弄弄,甚至连个人的档案都要造假,已然成了“玩世不恭”的官痞子、官油子、官混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带病干部”,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官不为也是过,为官乱为更是罪。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反复强调为官要敢担当、善作为,坚决反对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各级各地也陆续开展了反“四风”以及“两为”专项整治行动,但是,反观时下,为官不为、慢为、乱为者不在少数。有的尸位素餐,对待工作不尽心不尽力,不积极不主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信奉“不干不错,少干少错”,对一些棘手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就躲,即使分内之责也推诿、扯皮;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好好先生”,既无积极进取之志,又无履行本职义务之愿;有的工作满足于“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的热衷于弄虚作假、华而不实、偷梁换柱,炮制假政绩、虚业绩,企图蒙混过关。凡此种种,成为十分紧迫并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俗话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而官场之上的一些人之所以乐此不疲地以“偷梁换柱”等手段来自欺欺人、自我表演、自我感觉良好,原因无非有三:一是责任心匮乏,不能将工作当事业来做,慵懒散拖、疲沓应付;二是问题意识淡化,无视问题,试图以“偷梁换柱”等手段来遮蔽现实问题,并转移公众的视线;三是宗旨观念缺失,不能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将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了为领导服务,以官本位代替了民为先。
工作中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用“偷梁换柱”等手段来掩盖、遮蔽问题,但是即便手段再巧妙、技术再精湛,也难以解决真问题。各级各地各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事业、谋创新、抓发展,对工作上或队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向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等不正之风叫板、说不,要正视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决不能无视甚至纵容问题的存在和蔓延,以务实高效的作为和狠抓落实的韧劲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在履职尽责中体现价值、发挥作用,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