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民工被欠薪、工作环境恶劣等新闻不断被曝光,对于年龄大,对技术又一窍不通的农民工来说,做苦力成为他们赚钱的出路。但随着农民工年龄增大,无社保、无积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也会日益凸显。
农民工干不动了,谁给他们养老?
据统计,中国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3600万。由于收入低、故土难离等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在城市养老,大都会选择落叶归根。然而多数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被城镇化发展蚕食,老人想完全依靠土地生活难以实现。
2016年12月10日,刚满50岁的陈女士听说工厂将要搬迁的消息,赶紧告诉其他老工人。这样的迁厂近两年在广东并不鲜见,而工人们则担心,工厂因此躲避了欠缴多年养老保险和公积金。
陈女士在这里工作已经超过了10年,每天工作12个小时。她所在的工厂从 2010年开始才帮她买社保,按照最低要买满15年社保才能够享受职工养老待遇标准,要想领养老金,50岁的何女士还要再干11年,这让她无法接受。
对第一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大多在城市里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由于收入低、用工单位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没有缴纳和补缴社会养老金,使得年迈之后的生活更加艰难窘迫。
养老保险并轨 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
对于农民工来说,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不同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壁垒一直阻碍着他们参保的信心。为了让第一代农民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首先要推动养老保险并轨。尽快推动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全国统筹,让农民工只需要持社保卡,到哪里都能自由缴费、领取养老金。
此外,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也至关重要。养老不仅是钱的事情,对于一些偏远农村,养老资源匮乏,“有钱难买老来乐”。各地应依托乡镇敬老院等机构,在保障服务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农村老年人开展延伸性服务、上门服务等,同时鼓励民间养老机构发展,探索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最后,无忧保小编想告诉大家,对于进城务工的青壮年的务工者而言,自己一定要有养老意识,按时缴纳五险一金。因为只要在大城市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以后就可以领取大城市高额的养老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