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享单车是“白痴经济”吗?
作者:刘植荣
根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近期的统计,国内共享单车企业超过50家,自行车投放总量接近1500万辆,其中摩拜和ofo占八成也就是1200万辆。我们就以摩拜和ofo这两大共享单车品牌为例,看看中国共享单车能不能赚钱。
押金也是中国共享单车的一个财源。从法理上讲,在租赁存续期间发生自行车人为损坏或丢失,可用押金赔偿;如果一次租赁终止并没发生任何纠纷,理应退还押金,押金孳息也归属出押人。
除押金外,用户还要预存租金,我们按平均每个用户沉淀30元的预存租金计算,2亿用户沉淀的预存租金就是60亿元。
可见,只要新注册用户不少于退押金用户,摩拜和ofo手里就一直攥着460亿元的押金和预存租金,这笔钱的去向并不透明,但肯定不会放在保险柜里睡大觉,如果按银行系统一年期贷款利率4.35%放贷,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是20亿元。即使把这460亿元存入银行,数百亿的大额存款利率一般不会低于3%,一年的存款利息也接近14亿元。
这样算来,摩拜和ofo一年的租金和押金、预存租金孳息总收入约为200亿元,平均每辆自行车1667元。只要自行车采购价和一年的管理费不超过1667元,一年内就能回本。
关于中国共享单车,每小时1元的租金是否便宜,我们不妨与美国纽约市的共享单车对比一下。纽约共享单车系统使用的是价格为1200美元高档变速自行车,一年期注册费用163美元,不限次数骑用。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7年4月美国非农业私营部门平均小时工资为26.19美元,美国普通劳动者骑用一年的共享单车需要工作6个小时。另外,纽约市64万低收入者一年的注册费只需60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一年有250个工作日,平均小时工资是21.42元。共享单车用户按每天骑行两次、每次1元计算,一年需要730元。中国普通劳动者骑用一年的共享单车需要工作34个小时,几乎是纽约的6倍。可见,中国共享单车租金并不便宜。
总之,中国共享单车按目前租金和押金模式运营,还是大有钱图的,德国媒体称中国共享单车是“白痴经济”并不符合实情。俗话讲“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钱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疯狂争抢共享单车这块蛋糕了。(本文发《新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