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情深忆朱老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顾植山
2017年8月,是国医大师朱良春的百年诞辰。朱老的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弘扬中医药事业的丰功伟绩,名扬四海,有口皆碑。但朱老对龙砂医学流派及五运六气学说的关爱和支持,尚不为世人所熟知。此文拟就有关情节稍作介绍。
朱老与龙砂医学流派的渊源:
国医大师朱良春老与家母曹鸣(桂凤)是上海中国医学院校友,朱老1938年第十一届毕业,家母1935年第六届毕业,国医大师颜德馨老是1939年第十二届毕业。朱老1936年就读于王慎轩创办的苏州国医专科学校,1937年抗战开始,该校停办,朱老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学习,时任校长是江阴龙砂医学流派著名医家柳宝诒的嫡传弟子薛文元,副校长是同属龙砂医家的江阴名医郭柏良,朱老最亲近的业师章次公先生是该校教师,师出龙砂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之门。1938年朱老从中国医学院毕业时,薛文元先生已去世,郭柏良继任校长。

2011年5月7日朱老给笔者赠书
2011年5月,95岁高龄的朱老出席了在江阴举办的国家继教项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及疫病预测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致辞说:
“江阴在清代的中前期就形成了一个龙砂医家流派,这里是这个流派的发源地。在清代中前期就有姜礼老前辈著《风劳臌膈四大证论》,这一部书被我们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各家学说》教材所吸收,说明他这个学说上的成就;后来又有《龙砂八家医案》的问世。清代中后期的代表人物柳宝诒先生,他是《柳选四家医案》的编著者,这个四家医案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后学的学中医的人必读之书,很重要的一部书,影响深远。民国时期,更是名家辈出,比如曹颖甫先生、薛文元先生、朱少鸿先生、承淡安先生、章巨膺先生这些都是名家,在这些名家当中比如曹颖甫先生是江阴人,他和丁甘仁先生办中医教育,在上海办了一个中医专科学校,他当过教务长,当过教师,他是我的老师章次公先生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太老师,他著作了《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经典非常好的著作。薛文元先生是上海中国医学院的院长,也是我的老师。朱少鸿先生是江阴人,在上海行医,名扬四海,是一位大家。承淡安先生是搞针灸的,是针灸大师,中科院的学部委员,那时还没有院士。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章巨膺先生也是中国医学院的教师,他对温病也很有研究,这许多名家,既是临床家又是教育家,他们培养大批的中医人才,为振兴中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1年5月朱老参加“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及疫病预测培训班”时与笔者亲切交谈

朱老为“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题词
2011年9月,朱老又第二次来到江阴参加在江阴举办的传承龙砂特色的另一个国家继教项目“膏方制作与临床应用培训班”,并为龙砂医学的“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成为国家在膏滋药制作方面的第一个国家级非遗题词:“传承膏方技艺,弘扬岐黄精义,擅治未病防衰,保障人民康健。

朱老2011年给笔者的亲笔信
2013 年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成立,朱良春老与颜德馨老共同担任研究所终身名誉所长。笔者受聘研究所所长,与常务副所长陆曙同往南通拜访朱老,朱老与我们促膝长谈,对研究所的工作作了许多具体指导,并为研究所成立题词:“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流派纷呈,各具优势,锡澄毗邻,钟灵毓秀,龙砂医派,杏苑崛起,经方膏方,五运六气,岐黄万代,懿欤盛哉”。

2013年笔者与陆曙拜访朱老请教龙砂医学研究工作

朱老为“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题词
2013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第五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在江阴召开,朱老抱病为大会写了贺信并作视频发言。
朱老在贺信中倾注了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的关心与期望:“全国各地现已有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地方特色流派的出现。例如近十年来,以顾植山教授为首,对龙砂医学流派,进行整理弘扬,该学派重视河洛思想、运气学说以及经方、膏方的应用。龙砂医学流派成为杏林一枝鲜艳的奇葩,光耀于医坛,是令人为之赞颂的。希望通过这次学术流派交流大会的相互切磋,汲取众长,融会贯通,在中医学术上将会出现一个划时代的高潮,影响全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健康造福!

朱老给全国第五次中医学术流派大会贺信

朱老在全国第五次中医学术流派大会上作视频讲话
朱老先入孟河之门,又受龙砂熏陶,平素无门户之见,海纳百川,而能成一代宗师。
朱良春对五运六气的支持和倡导
由于历史的原因,朱老对五运六气学说未及进行专门研究,但朱老对于弘扬龙砂医学流派的五运六气特色表达了很大的关爱,并加以积极倡导。
中国中医药报2011 年5 月30 日第 1 版报道:
朱良春:中医师要学会运用五运六气
本报讯 (记者高新军)5 月 27~29 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江苏省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及疫病预测培训班暨学术交流会在江阴市举行。出席会议的国医大师朱良春提出,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精髓的一部分,中医工作者应熟悉运用。朱良春说,五运六气是中医重要理论的一部分,然而近几百年来,逐渐被后学者所淡忘,中医教材也略而不提,非常遗憾。他认为,振兴中医必须坚持中医理念,以中医经典、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精髓之一,对预测、预防重大疫病有特殊意义,作为中医工作者,应该熟悉运用,既可预测疫病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2013年8月的一天,忽然接到朱老看到我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一篇谈中医教材改革的文章后写给我的一封一千多字的长信,此时朱老刚经历了一次脑梗,行动不便,从字迹中我深深感受到朱老书写这封时是如何的艰难不易,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朱老信中不耻下问,跟我讨论了许多学术上的问题,体现了一代宗师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信云:
“您文中提到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如阴阳的离合运动、运气学说、六经欲解时等关键性问题,过去都被多数人忽略了。经过您的阐释,又重新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让人们能够认识中医学理论之伟大,功莫大焉,令人景仰!
有关六经病欲解时按照《伤寒论》六经主方服药问题(看了您在北大中医哲学会之讲话稿)深有启发,我一直是忽略了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中医之精髓,关键性问题,必须重视与应用。但六经病欲解时,只有六个时间段,是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按此时间段加以运用,如果可以,那么中医发现疾病就又多了一个最简明、最有效的途径,是大大超越辨证论治的手段;是不是欲解时选方服药还有哪些要求,愿闻其详,待炎暑以后再予赐复,不胜期望。


朱老2013年给笔者的亲笔信
在朱老百岁诞辰之际,回想起近年来朱老以深睿的识见和大海般的胸怀,对龙砂医学流派及五运六气学说倾注的关爱和支持,使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已。龙砂医学流派的传承工作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我们将时刻牢记朱良春、颜德馨等龙砂老一辈医学家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所作的贡献!
(本文为顾植山教授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