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益至讲坛的小编,欢迎大家阅读本期益至讲坛的内容。
- 1 -
质量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与如生产、营销部门人员发生争执,原因在于作为质量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检验制度,但其他部门人员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要求实施“变通”。
当然,站在生产或者营销部门人员的角度看来,在质量管理上这样的“变通”算是合情合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不但是破坏了质量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更是会因此埋下了许多不可预知的质量问题,更是让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成为一张废纸。

- 2 -
有一个做质量管理工作的朋友跟小编我说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他们公司是生产生态木的,对产品的质量把控要求其中有一条是板面必须平整,不能有弧度,长度2米内不能有弯曲。
因此他作为这家工厂的质量管理人员,有一项工作环节就是要检查板面的平整度。但有一次因为某个订单需要加急出库,生产主管就要求他只需要进行抽检,好加快产品出库的速度。
那他就当然只好按领导要求办事,幸运的是生产这批产品的机器平时保养的挺好,所以没有出现质量问题。而就算因为这次的侥幸,在之后的好几次订单中,他们公司的生产主管就以这次事情说事,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去做质量检查,都让他抽检就好。
之后更是在一次给外国客户提供产品的大单时,销售经理和生产主管为了拿大额提成,就连续赶工生产,最后更是在质量检查环节中省去了不少环节,就是为了在货期到来之前能够交到货。
那个做质量管理工作的朋友说,那个销售经理和生产主管觉得之前好几次也没有做完产品的质量检查也没有出问题,那这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但倒霉的是,因为为了赶工生产的缘故,某批次产品生产时没有调整好生产设备,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数都出现了轻微的弯曲。不过因为销售经理和生产主管的要求,只是对产品进行抽检,因此当时并没有发现问题。
这笔订单最后的结果是,外国客户进行验货的时候就发现了质量问题,他们公司赔偿了一大笔款项,在公司的责任追究下,连带的把他也开除了。
- 3 -
其实,我们很多企业都发生过许多类似的事例,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可能因为一时的便利,就会采取所谓的“变通”行为,减少质量检查的工作,以方便他们的工作,落到最后,就像小编开头说的那样,公司所谓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就是废纸一张而且。
更是会因为公司领导层的不重视,不遵守,让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上,然后又会因为工作质量影响到产品质量,最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就直接让公司产生损失。
因此企业想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不单是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检查人员,更是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给予支持和配合,杜绝一切要求质量检查“变通”的行为。
并且要把质量管理当成产品对外竞争的重要手段,不要当作一种必须去应付的工作,保证各相关部门的管理也都是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约束下开展工作。
- 4 -
通过,管理层的坚定执行,企业就能够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风气,并且能够很好的激发起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动性,提出更多基于企业本身而产生的质量管控方法,产品的质量就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
想要做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其实不需要不断的去追求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我们更需要的是去落实、去坚持既有的方法。如果总是让质量管理工作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去“变通”,那最后只能落得质量管理每年都搞,但是问题一个没少,产品质量也一直没变的结果。

- 5 -
只有企业上下一心,坚持贯彻,这样才能够让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地生根,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发挥出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动性,为企业生产出好产品打下夯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企业落地质量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觉得此文让你小有收获,别忘了转发朋友圈哦~
在广州地区的企业家朋友欢迎您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精益研讨沙龙,想参加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益至咨询”就能找到我们了。
益至咨询网址:http://www.yizle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