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近五百家直营店,这是阿香米线痛而无畏的创业之路


  02.jpg

从每天只营业几百块开始,到经历17年耕耘后,已经做到有500多家直营店,遍布于全中国26个城市。

 

这就是阿香米线“餐饮赚钱靠运气,不死靠努力”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一个17年间从未出席过任何媒体场合和活动现场的品牌,为何能将自己的品牌营销地如此成功?一家同样从零做起的餐饮门店,为何能创造17年开500余家直营店的奇迹?我以为的,阿香米线艰难创业的开端是每个餐饮人士都会遇到的一道门槛,然而最后不可复制的成功却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够轻易获得的。

 

因此,今天我想分享到的,关于阿香集团CEO耿轶群的演讲内容《阿香的发展经营之道》中的截取部分,内容说的不一定全部都是对的,但对于一个正在起步的业内小白而言,一定是受用的。

 

耿轶群说,成就一个全国品牌的,是阿香的创变之路。

 

       线

 

很少有人知道,阿香的第一家门店并不是做米线的,而是做阿香拉面的。那时候我们很骄傲,在当地开了第一家阿香拉面,做得非常好吃,也获得了当地顾客的认可,非常赚钱。但是在非常赚钱的时候,我们的董事长何勇提出来说,这个不是我想做的事情,因为拉面不可复制:培养一个师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买来的牛肉也很难标准化,老牛肉还是小牛肉,母牛肉还是什么肉,煮制的时间不同。如果要开连锁店的话,人员、材料都是不可控的。所以那时候我们都在想,这个东西赚钱,但是未来真的可以发展吗?

 

思考了很久之后,我们放弃了拉面,开始做米线。但是这个决定,遭到了公司99%的人的反对,因为拉面是现成的,是成功的,而米线没有做过,我们一无所知。但是我们有一个趋势的判断,就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东西很难做成标准化,所以我们在这场决战里面,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势项目,选择了一个有未来,但是当下非常困难的项目。阿香的这次转折,也预示我们能够走到今天。

 

为什么怀着感恩的心来到云南,是云南的模式非常容易复制到全国。我们也是非常幸运,当然也是有我们的思考。在选择卖什么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可以走遍大江南北的品类,所以才会有今天的阿香。

 

        

 

有了定位,我们却还不太会做,怎么办?就像之前说的,我们上路了,我们去学,跟各种区域的品牌学习。在学习完了一圈回来以后,我们就思考,米线出路到底是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大家肯定都知道过桥米线的传说,书生在山洞里读书,娘子去炖鸡汤送饭,但是太累了一觉醒来,摸着这碗汤是烫的。我们读到这里有一个启发,其实老祖宗在设定的时候,它的容器是瓦罐,因为瓦罐有保温的作用。想到这个点以后,看看市场上所有做过桥米线的都是在用碗,我们就开始了创新,拿回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所以阿香选择了一个瓦罐。经历了数次的更新迭代之后,最终达到了最理想的效果,不烫手又方便,美观,甚至适应外卖市场。

 

       

 

有了成功的瓦罐,云南过桥米线基本上成形了,接下来是产品的创新,我认为是餐企很核心的东西。

 

有一次我们去吃火锅,就发现火锅有原汤的,还有麻辣,为什么米线不可以?想到这点以后,我们很兴奋,回去就抓紧时间出了一款麻辣米线,推出市场顾客非常喜欢。后来再有了番茄等各种各样口味的。有了适应各个地方的口味,我们才能走遍全国。

 

           

 

有了很多的基础,阿香想要发展,必定离不开人才。人才在哪里?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就会去想,还好我有一个学习的榜样麦当劳。那时候我就在想,麦当劳是怎么做的,全球有这么多餐厅,他们是怎么做人员培养计划的。当我了解到麦当劳有一个汉堡大学,专门去做人才培养的基地,我就飞到上海去,找到汉堡大学的一个教授,让他来我们公司。我觉得解决问题要靠根本,如果只是去招募,最终解决不了问题。

 

我飞了很多次,跟这些人交流了很多次,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强势餐饮企业,没有很大的品牌,这些人不愿意放弃国际巨头的工资到你的企业去,但是我用我的真诚、用规划说服了汉堡大学的教授,帮我们解决了人才发展计划。所以我觉得人才是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大,包括两年以前,阿香从青岛搬到上海去,就是为了人才。因为人才不愿意到小的城市去,所以我们毅然放弃了美丽的大海,去到了上海。

 

        点,不    

 

我们在26个省500多家店,很多餐饮品牌都希望能够做到这样的结果,但是我想时代给我的机会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我们放弃了步行街,选择了Shoping  mall。当时我们在河北开了一家店。接下来我去湖南、西安看了一家店,这一圈转下来我是有点头疼的,湖南我一个人都不认识,西安我也一个人都不认识,要怎么开店?

 

其实我的物流、我的配送,我觉得这些都不靠谱。我是想打退堂鼓的,我觉得咱先把山东做好了,做大的再往外走。但是我们董事长何勇说,不行,有一些历史机遇错过了就没有了。他说咱们做事要先难后易。

 

所以今天的版图就是那个时候的决心,我们把山东的人运到湖南去、运到西安去,等开业一段时间以后,再实现人才的本土化。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说勇气,我觉得勇气贯彻始终,如果没有勇气可能就走不出这一步,如果你错过了这个历史节点,你可能就错过了这个历史机会。

那个时候大家都在算帐面上的利益,说不行啊,去掉物流、去掉补贴挣不到什么钱。我们老大说吃亏是福,你今天跟着他们奔跑,有一天他会给你带来收益,不要去算小帐。所以我觉得阿香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在今天和这些战略伙伴合作。

 

今天我们再去推广合作品牌,真的应了老板说的那句话,先难后易,现在一个很新的品牌在我手里,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发展到上百家店,因为我有巨大的商业系统。

 

阿香还有一句话最好的开发不是开发,最好的开发是运营”。我作为阿香第一代开发,我出去跟人说阿香有多好,阿香怎样怎样。可是今天这个老总坐到这个餐厅去,你好久才上菜,上来的东西还不好吃,那就完了。所以最好的开发是运营,把每天进来的顾客服务好,你的商业渠道自然而然就起来了,你的盈利自然而然就起来了,所以还是要找到源头,认真做事,没有诀窍。

 

做餐饮真的不容易,像阿香也是在餐饮业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才能打开自己的新世界。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在这个行业赚钱靠运气,不死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