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 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将废水中呈溶解、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物、有毒物等污染物质, 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法通常又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稳定塘和土地处理法等)和厌氧生物处理(如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两种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 依靠好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分解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 以降低其含量。厌氧生物处理则是在无溶解氧的条件下, 依靠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转化和稳定有机物, 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污泥, 且可以回收甲烷作为燃料。
一般来说, 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多采用好氧生物处理, 高浓度(COD超过3 000 ~ 4 000 mg/L)有机废水趋于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
1 活性污泥法这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在充分曝气供氧的条件下, 废水与絮状的微生物絮凝体———活性污泥接触,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有机物为食料迅速生长增殖, 消耗有机物,使废水得以净化。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适用于处理可生化性较好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目前它已经成功应用于碱渣废液、汽提净化水、农药废水、造纸废水、焦化废水和印染废水等有机废水的处理。
2 生物膜法使废水连续流经固体填料(如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 在填料上形成污泥状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繁殖着的微生物, 能够起与活性污泥同样的净化作用, 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从填料上脱落下来的衰死生物膜随废水流入沉淀池,经沉淀分离, 废水得以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