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产婆术:催生思想成型的艺术
童宏保
一个十月怀胎的准妈妈,等待腹中的宝宝问世,通常需要助产士的帮忙。教育家、名校长以及名师思想体系的形成也需要一位“助产士”(理论导师)帮忙,用无痛疗法催生“婴儿”的顺产,不要让学员在提炼过程中过分“痛苦”。为了更好的帮助培养对象顺产,本文对名校长、名师等培养工程中的思想提炼主线中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苏格拉底式的产婆术之“思想助产”的相关概念、助产的意义、任务、方法和框架以及追问技术作如下论述,以期帮助“助产士”(导师)更好的助产,催生一个鲜活的生命诞生:思想体系成型。
一、与思想相关的概念辨析
关于“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思想的内涵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思”者,上为“田”,下为“心”,“心之田”;“想”者,上为“相”,下为“心”,“心之相”。思想如何,你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即是如此。
教育理念在思想提炼中是指自己的对教育总体概括的核心概念的表达。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李希贵的“选择教育,杜威的“民主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叶澜的“新基础”、王红的“核心基础”等等。其他学者在谈及“教育理念”时常和“教育思想”混淆的,此处教育理念界定为对教育思想表达的核心概念。教育思想是在核心概念统领下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形成的对教育理论高度、教育视野的广度和深入教育相关要素的深度的立体化表达。它是思想体系,不是零星的观点。零星的教育观点是形成系列的教育主张的基础,系列的教育主张从宽度、深度和广度几方面形成立体化、体系化的思想。思想提炼中的思想是指思想体系,不是我们日常话语中的思想意识、观点。
关于“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教学思想”的关系。思想提炼是要依赖角色位置的,这种基于“角色定位”的思想提炼即“角色定位说思想提炼”。这是因为首先,角色决定人思想的内容 。按照角色理论,角色对人的行为产生当然权力,角色权力。角色权力会影响思考的内容。所谓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其次,角色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在教育行业中,所有的思想都可以成为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终极目的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所有的教育者做“形而上”思考时都要回答的问题。但是教师角色基于课堂、校长基于学校以及教育决策专家基于政策、教育学家基于理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会出现多样性表达。教师则重在课堂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用什么样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好学生标准、好教师标准、好课堂标准、好课程标准等系列化问题等回答就构成教学思想。
在目标层面,把凝炼校长的办学思想作为名校长培养的主体目标和主导任务,整个培养过程都以思想凝炼为主线,思想凝炼为主要的任务驱动。理由是:名校长的培养目标必须和常规的校长培养目标具有比较大的区分度,根据对名校长的胜任特征的研究,思想凝炼自然就成为名校长培养的主体目标和主导任务。
在方法论层面,由于实现目标的方法论的确定,取决于目标的核心要素的形成规律。“思想”是名校长成长的一个核心要素。校长的思想主要针对办学思想,具体就是管理思想和教育思想,回答学校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校长办学思想的内涵是在对学校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的观点、主张乃至系统化之后形成的思想体系,包括办学思想的具体要素,如愿景、使命、以及学生观、教师观等。
思想成型需要经过从观点到系列办学主张、从系列办学主张再到思想体系的型塑过程。
二、助产路径:帮助与生产
助产顾名思义是帮助与生产。(1)帮助:借助一定的力量,提炼、提升;将实践感悟和体会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程度和层面;(2)生产:不是外加的,是自身内隐的,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诱发诱导出来。 加强自我修炼,积极配合。
对话助产的要点就是用同理心倾听,换位领会,追问深层探究。追究教育本质性;互动性;挑战性;独特性,避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通过反馈、引导与建议建构核心概念,例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裘志坚校长从“成功教育”到“成全教育”——最终构建“成全他人,成就自己”的成全教育。
追问需要有艺术性,具体追问的问题如:(1)就关键事件设问:你最成功的三件事?你最失败的三件事?为什么?(2)问题设定一定要具象:如果换一个新学校您该怎么做?(3)问题一定要有挑战性,要让学员去想、去开动脑筋。
助产是思想提炼最高层次的装饰或升华。思想提炼三个层次:从经验中提炼观点,从观点中提炼主张,从主张中提炼思想框架,从思想框架中装饰思想体系。观点是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具有个体性与具体性,散见于经验之中。主张是基于个人认识的带有倾向性和扩展性、实践性的观点。思想是体系化、系统化、有理论论证和支撑的观点系列主张。
思想凝炼的框架包括内涵与外延。外延从9个维度构建思想体系:学生、教师、自我、课程、评价、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文化、教学。内涵从理念的内在结构分析:愿景对应的教育目标性、价值观追求的教育选择性与方向性、使命担当的教育什么功能性。
学会辨析行为背后的理念:案例对比。例如:校长的提拔或降职----不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学生课外活动的保留与取消-不同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思想凝炼成果的外显特征表现在具有以下特征:系统性、自成体系、理性、有理论支撑、独特性、个性特征和独特概念。
三、思想助产的追问技巧
追问技巧表现在提问工具方面:以下十个问题可以帮助大家助产:(1)你为什么做校长/教师?(2)学校为什么有存在的必要?(3)你希望自己的学校/学生和别的学校/学生有什么突出的不同/通过什么手段达成?(4)在你的工作中你认为有什么是非要你亲自做不可的?(5)在你的策略体系中是否有你性格痕迹?有哪些?(6)假设让你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有没有一些东西是你始终坚持不变的?(7)你工作中感触最深的一次冲突性事件及解决策略是什么?(8)你的想法与做法总能保持一致吗?当你放弃某一方面时真正的压力来自哪里?(9)工作中让你你最自豪/最沮丧的事有哪些?(10)如果换一个学校,哪些观点、主张、思想是可以带走的,哪些是留下不能带到新学校的?
留下的是特色、带走的是思想。从职业角色定位来讲:办学思想只是对校长而言的,是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学校的思想。教育思想是对教育者而言,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思想。校长的角色又分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对校长而言,有时说教育思想就部分等于办学思想。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分类也有区别。我的分类:校长的办学思想分为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教育思想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管理思想回答“办什么学校”“怎么办学校”的问题。这样层次分明,比较好操作。有时操作性分类既是一种工作标准,也是一种价值理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