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是智慧中的佼佼


 心态是智慧中的佼佼

喻建国

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人们在存活过程中需要对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等做出深刻理解,智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们在存活过程中还需要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也寄望于智慧。

人的智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还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众多要素。

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就需要不断丰富并提高自身的智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拥有的智慧质量和数量所决定。但是现在有很多学者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态比拥有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人的智慧系统中本就包含着心理机能,健全的心态是人的心理机能的一个部分,自然也是人的智慧系统中一个部分。“一个人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态比拥有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的理解应该是拥有健全的心态这一智慧,比起拥有其他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健全的心态的上乘即成熟心态,拥有健全的心态也就是拥有利他、悦纳、升华、预筹、幽默、好学、善动、运谐。人的作为都由人的指挥系统发出指令,指挥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体的运转是由大脑发出指令后,人体的各部分根据指令进行运作。大脑发出指令的主导因素是人的心态。处于不同心态中的人,即使他们的其他智慧内涵全部相同,发出的运作指令也会截然不同。

人们不难认识,当人们在学习面前,牵涉到学的一条心态链就陈列在面前,心态成熟者选择好学,心态次成熟者选择怨学,心态不成熟者必定挑选拒学。接下来的运作自然各奔东西。

选择好学的,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的内涵热情关注与探究、乐于知晓与掌握,在乐于发现、发明,乐于模仿、操持,乐于创新、开拓的道路上平和、渐趋、圆润、共赢地自由驰骋,快乐和幸福感源源不断涌来。选择怨学的,一定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中属于学习对象的内涵心存厌恶,不愿予以关注,更不会热情投入探究,甚至连知晓也常常不予理睬。选择拒学的,底下的情况一定会涌现:个体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的内涵充满厌恶与嫌烦,回避关注与探究,拒绝知晓与掌握,绝对与发现、发明绝缘,也一定和善仿、勤操无缘,当然也必然与创新、开拓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