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是适用的


         当下流行“定位”、“跨界”、“大数据”等词。

适用于我的只一个词“定位”,以自知之明去认知自己在一个时空中应当处,愿意处、能够处的位置。

“应当处”是一种不可推辞的时空赋予的使命和职任。主观上的勇敢与否都没有用,只要还处于“应当”就必须选择“应当”。

“愿意处”是有一定难度的,“愿意”是很个人的东西,愿意的后面的许多动机是与所处的那个时空并无直接关系的,所以,我们应当对“愿意”有所关注。我现在是处在愿意处是因为关注愿意的对象的本身的品质原则下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其它纯粹个人自利动机而“愿意”的利己主义的东西了。

“能够处”是一种能力判断。我对自身能力高下的判断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清醒很多,我学习加深对“力所能及”的理解和执行。

“定位”好,不断提醒自己要不断更新“定位”,无物长驻,一切皆流,只有不断自我“定位”才会做到不尸位、不越位,守其职而敬其事,“不越雷池一步”,不敢越,也不能越,不愿越。

“跨界”是一种很高级或愚昧的行为,我与“高级”无缘,也不想长期与愚昧为伍,所以,我在知界、守界尚无遗力的状态下,绝不敢讲这个英雄气慨的词。

至于“大数据”,我相信它的存在的真实性,但执有“大数据”者一定有非凡的实力背景,据说,全球现有十二台大数据计算机终端系统,其中有一家公司独立拥有三台。我们就无法去做大数据的“春梦”了。

总之,对于我,“定位”是适用的。

20178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