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业遇到瓶颈你该怎么办?


        全球华人总裁卓越行销力暨中国广告传媒培训第一人,品牌竞合力暨切割领导力艺术创始人彭小东导师在做客最近一期关于职场的节目中与大家分享:当你的职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是转行还是努力克服瓶颈?要克服瓶颈又有什么方法呢?

职场遇到瓶颈,归纳一下是3种类型。

第一种:盘状瓶颈

顾名思义,就是说工作内容像一个盘子,无论装多少水,又浅又容易把水洒出去。工作也是,感觉自己非常忙,但没有什么成就感。主要是工作内容很散,没啥重点,危机感蛮强的,因为非常容易被取代。

彭小东导师建议用“专攻”的方式改变。即抓重点工作,做好做精,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深度。同时流程化一些常规性工作,不占用太多精力。

第二种:弯细瓶颈

工作几年,经验积累了,能力提升了,知识面拓宽了,觉得上升空间小了,甚至所在的公司提供不了晋升机会。

彭小东导师建议选择跳槽来突破(当然也可以换岗位)。只是在决定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因为一旦换工作,新的挑战肯定直面而来,要想从容应对,得提前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比如沟通技能、协作能力、外语、软件等)。

当然,跳槽时没有完全转行,而是选择了关联性强的工作。因为我可以凭借之前的工作经验、能力、知识、人脉等在新的公司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三种:桶状瓶颈

工作多年,在某个领域基本上都已非常熟悉,这时似乎找不到新的追求,茫然随之而生。想再发展吧,会觉得已经拼了多年,或者年纪这么大了,真心觉得累;想出去创业吧,会觉得风险太大,不值得。这时,也有危机感,但却没有更多的动力。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彭小东导师的建议是“质变”(就像把桶里的水换成水银,量还是这么多,价值却高了很多)。于是去学习了心理学。就会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又拓宽了很多,自己的经验/知识/技能已经由“水”变成“盐水”。而且相信通过不断地打磨、整理、分享等,一定把它们都变成“水银”。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瓶颈可能换了一个环境或者换了一个公司可能就不是瓶颈了。

当然也有所任职岗位,在市场上就是这样的情况。如果简简单单考虑转行比瓶颈还可怕,转行就是从零开始,那么之前的累积全部归零,人生谁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彭小东导师觉得你如果您的职业到了瓶颈考虑几个方面的尝试。

1、自己专业领域的创业。想必您也累积了很多年,专业造诣也很深,这样的话具备了基础,可以尝试做自己专业领域的创业,把瓶颈转化为机会,不过要找准产品。这个过程不一定成功,但是一定让你重新认识了你的知识领域,你的职能领域。

2、换一个跨度比较大的行业同职能。比如传统行业的人力资源或财务,转行到互联网企业做,那么认知、边界、技术全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又都是新的,你会重新定义你的专业知识,和瓶颈的认识

3、朝高层管理转型。技术做到一定层次就到瓶颈,而这个时候如果能把自己塑造成为具备精深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那么市场价值会非常高。

成功者总是找方法,失败者总是找借口。只要我们主动去方法,持续去改善,就一定能够找到超越现状的途径,从而告别长期低迷不振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职业瓶颈。

1、锁定目标

成功的人生,都是经营出来的。没有经营的意识,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人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很多人却找不到成功的大门,很多人站在成功的大门外,很多人明明站在成功的门槛上却无法通往最终的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哪来真正的成功!

2、持续学习

有人认为,毕业即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有人认为,知识没什么用;有人认为,我一提学习就犯困;还有人认为,学习很重要,但常常没有恒心。而时代的进步,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不可能成为时代弄潮儿!

3、主动改善

彭小东导师经常说,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负责任的主管。另外一位领导则经常说,很多人做事,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不走,一定要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主管在与不在要一个样,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这两位领导讲的都很有道理,也代表了他们不同的管理观。在职场中,有太多的人习惯了被动工作,所以这些被动工作的人,基本都鲜少升迁及发展的空间。

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不要等到别人要求的时候,再去认真工作;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不要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其它方式和方法,一定不要去埋怨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有完善的空间,任何事情都有更加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永远不要以便利自己为工作的中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户,你对客户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客户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报。如果我们主动去改善,经常去做改善的工作,客户满意度就会越来越高,你得到的回报也将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被动消极地回应客户的需要,甚至对客户的需要视而不见,你的客户最终会离你而去,你的事业基础就会毁于一旦,这就是我们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如果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结果,那么请记住,多做主动改善,不要过份地固执己见,不要过份迷信过往经验,更不要自欺欺人!只要我们主动去改善,多去做总结,从教训中吸取经验,即使有一点点不到位的地方,客户也会理解我们,关键是马上行动,不断改善,朝着客户满意的方向努力!

4、寻找导师

芸芸众生,人世间最多未悟道的佛。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总有太多的名啊、利啊、面子啊、物欲啊、成败经验啊,诸如此类信息都在诱导着我们偏离真理和真相,甚至让我们寄希望于异想天开。如果我们不能去承认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当我们越来越觉得懂事、越来越感觉成功的时候,更不容易心悦诚服地寻找适合的导师。

如果我们开始意识到导师的重要性,视野就会变得开阔,心灵就会更加开放,从而更愿意接受别人的指点。就像彭小东导师写文章一样,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文章很不错。在没有电脑的时候,我往往是一气呵成,几乎一字不改就可以交稿了,并且以此自诩。有了电脑之后,我几小时可以写数千字的长文,一天最多写过万多字的文章。此时,如果有人给我的文章提修改意见,表面上在接受,实际上总在为自己辩解,以为别人不懂得自己这样表述的妙处。再后来,一篇稿子被某记者稍微调整修改了一下,效果却大不相同。自此,我便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过于保守和自负,必然难以实现突破。

我们若习惯了在同一群体中找对手,便会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但如果跳出自己所在的圈子,不断去寻找高手,向高手学习,就会发现自己不过如此。通过向高手学习,自己的眼界和欣赏水平也就会跟着提高。所以,我们要寻找的导师,一定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视野,一定能帮助我们在人生修行中更上一台阶。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怕导师多。一旦确定某某为自己的导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导师的思想、观点和经历。同时,永远要以尊敬、敬重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导师。古人可以为师,今人可以为师,同事可以为师,上司可以为师,下属也可以为师,亲人可以为师,朋友也可以为师。只要有学习的思想,到处都有师可寻,但我特别希望去寻找远远超越于我的名师,即使不能得到他的亲自指教,但在信息化的社会,要向名师学习也是非常容易的,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也!真正有了自己的导师,我们可以少走许多歪路,少犯许多错误,甚至能够让自己的修为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飞跃!

5、老板心态

在自己没有创业经历之前,彭小东导师也和很多人一样,有多少能力,有多高学历,有多少付出,就一定要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果老板给的回报少于付出,我就会付出更少。实际上,站在老板立场,他肯定也是希望尽量多的获取剩余价值。所以,老板和员工,如果都只坚持自己的立场,企业的经营效益就会越来越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反思一下,同样是打工,同样是做老板,为什么人家做得很成功,我们自己去做的时候却很失败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呢?在做培训的时候,彭小东导师常常会举在某地段开小店的案例,如果你是这小店的老板,晚上还可能有顾客来,你会在下午五点半关门吗?如果顾客早上五点左右就到你的店附近来买东西,你会让顾客去别人的店买东西而白白放弃成交的机会吗?如果你是这家小店的员工,又没有非常好的回报,你会愿意这样贪早摸黑地为你的老板工作吗?

如果我们真的以打工者的心态服务于企业,我们的成就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的职业价值,老板不一定会马上认可,尤其是在大型企业里,我们的职业价值更不可能马上会进入老板的视线。往往,老板是在看他的员工们跑马拉松,他要从中选出冠军来赋予更多重任,同时也会获得更好的回报。如果我们以短视的眼光来指导自己,就不会看到群雄角逐的局面,甚至只认为某某升职加薪是因为会拍马屁或者有啥关系,而不会觉得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和真材实料。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如果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自己,不愿意提升自己,不愿意珍惜实践的机会。有些培训大师和演讲大师,在没有成名之前,只要抓住能上台的机会,绝对不放过,通过不断争取上台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从而赢得更多潜在客户的喜爱!所以,在职场,只要有机会做事,就一定要抓住,千万不要放弃!只要别人有更好的方法做事,就一定要去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我们的经验和能力才会逐步提升,我们的职业品牌价值就会不断升值。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以老板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即使我们的起点再低,命运同样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很多亿万富豪发家创业的时候,大部分都没有很好的基础和背景!正是因为生活的艰辛,才让他们意识到出人头地的重要性,才让他们异常珍惜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而许多高学历者,往往考虑太多得失,担忧太多风险,不能承受责任,不敢有大担当,不敢有大付出,从而也就沦为职场的高级打工仔!

6、学会感恩

"感恩"这两个字,大家都认识。但是,真正要学会感恩,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旦发生争执,很多人就恶语攻讦、拳头相向,都不愿意来感恩对方。志高董事长李兴浩也常常讲,"要感激伤害你的人"。确实,正是这些你认为"伤害你的人",帮助了你真正的成长,至少在今后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每次做培训的时候,我都喜欢和大家一起来唱《感恩的心》。唱这首歌的时候,我特别的有感觉,能够让自己的心灵体验到感恩,让自己轻浮的心静下来。想想自己,来到这人世间的时候,我们都是一无所有,而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在人生和事业上不断迈向成熟。不管是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不管是对你有利的人,还是伤害过你的人,都是促使你超越自己的重要因素。

我们不要去恨任何人,更不要去埋怨任何人,也不要企图别人无条件地一直帮助你!如果我们总是被情绪掌控,如果我们总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如果我们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如果我们总是归因于外,又怎么去提升自己,又怎么去感恩呢?动不动就给别人脸色看,谁又会给你好的脸色看呢?如果别人不给你好的脸色看,你又立马还以颜色,怨怨相报何时了呢?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对别人有那么多过份的要求呢?为什么就不能对自己更加严格一点呢?

7、适时自荐

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的怀才不遇。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用,先要问问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好!而且,我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自己是否是人才,我们要看我们的才能和心态是否适合这企业和具体的岗位!所以,我们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定要时刻做准备,只要真正做好了准备,当机会来临时,就有可能迅速地抓住。

在现代社会,酒香还怕巷子深,更何况我们还不是万人追捧的好酒呢!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做事,努力把事做好,保持正直、诚信和谦逊的品质。只要成为了实干型的人才,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去找机会推荐自己,任何企业和老板都需要,而且也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回报和发展空间!.....(未完待续,彭小东导师原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首发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关注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历史消息,更多原创实战干货精彩分享!欢迎转发,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诚挚的邀请您亲临彭小东导师课堂聆听彭小东导师现场精彩演讲!)

行销力-----行销问题到此为止!创始人商标持有人:彭小东

彭小东导师-----全球华人总裁卓越行销力导师暨中国广告传媒培训第一人,

品牌竞合力暨切割领导力艺术创始人兼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