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5月严复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论版权问题;《群学肄言》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6月吴汝纶节本《天演论》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7月开始编写《英文汉诂》(《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六十四)


 19035月严复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论版权问题;《群学肄言》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6吴汝纶节本《天演论》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7月开始编写《英文汉诂》(《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六十四)

严孝潜

 

19035

1903519(四月二十三),严复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论版权问题。

1902年颁行的《京师大学堂编书处章程》第十七款称:“原奏编书事宜,与两江,湖广会同办理。现在拟以上所列何门归外省分任,应请管学大臣酌示。”严复就此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

严复在信中讲:“窃闻大学堂前有饬令各省官书局自行刷印教科书目之事,语经误会,以为饬令翻印教科各书,而南洋上海各商埠书坊,遂指此为撤毁版权之据。议将私家译著各书,互相翻印出售,此事于中国学界,所关非。因仰托帡幪,奋虑亿,窃于版权一事,为执事披沥陈之。”

严复认为:“今夫学界之有版权,而东西各国,莫不重其法者,宁无故乎,亦至不得已耳。非不知一书之出,人人得以刻售,于普及之教育为有益而势甚便也。顾著述译纂之业最难,敞精劳神矣,而又非学足以窥其奥者不办。乃至名大家为书,大抵废黜人事,竭二三十年之思索探讨,而后成之。……藉非区区版权为之摩砺,尚庶几杯铅握椠,争自濯磨,风气得趋以日上。乃夺其版权,徒为书贾之利,则辛苦之事,谁复为之?……”

最后,严复在信中要求张百熙“救正之也”,严复在信未写道:“是用怀不能己,为略陈私害如此,不胜大愿,愿执事有以转移救正之也。” (《严复集》第三册第577页)

   

1903526(四月三十),北京《经济丛编》第26期刋登

了严复的《上管学大臣论版权书》。

1903527(五月初一),厦门《鹭江报》第23册转载严复的《群学肄言叙》。

19035月,严复的《群学肄言》四册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严复至迟从出版《群学肄言》开始,在译

著上粘贴自制的版权印花。

 

19036

    1903625(闰五月初一),严复在天津拜会了英敛之。

英敛之日记记有“严又陵来,坐极久去。”(《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第668页)

19036月,吴汝纶节本《天演论》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

《吴京卿节本天演论》实际上是录自吴汝纶的日记,也就是1897年春天,吴汝纶在为严复修改手稿本《赫胥黎治功天演论》时“手录副本”者。吴汝纶在与严复书中说:“老懒不复甄录文字,独此书则亲书细字,录副袭藏,足以知鄙人之于此文,倾倒至矣。”他在写给吕增祥的信中也说:“幼陵观察所译《天演论》,果为奇书,赫胥黎故善谈名理,幼公文笔纵横,尤足推倒一时豪杰。爱不忍释,因亲录副本,藏为鸿宝。”吴生指出,“此编较之原本,删节过半,亦颇有更定,非仅录副也。”

节本如对照严译原文,可知:(1)节录的字数只有原文的1/3左右;(2)吴汝纶删除了枝蔓之后,使文字变得简浩、紧凑,成为典雅、纯正的中文,完全没有翻译的痕迹;(3)文中以“物竞”、“天择”之原则来观察世变之主旨,显得非常突出;(4)吴汝纶增加了说明段落主旨之小标题,置于节录文字之后。

此节本在出版后颇受欢迎,当时有些学校即采用该书为国文教科书。(黄克武:《惟适之安》第087页)

 

19037

1903710(闰五月十六),严复写信给熊季廉。

本月间熊季廉来京参加经济特科保荐人员考试,这一天,严复致

熊季廉书:“王慈劭本日入京,寓译书局。急告吾弟知之。今夕能来一谈乎?明夕当入城,恐不得候也。”(《严复集》补编第239页)

19037月间,严复应熊季廉请求,开始编写英文文法书《英文汉诂》。

1903715(闰五月二十一),《中外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惟一之大著作出》。

该评论文章,评论严复所译《群学肄言》说:“先生为我国现世惟一之大著作家,译《群学肄言》乃又先生之第一大著作也。先生前译,如《天演论》、《原富》、《名学》,久己风行海内。今《群学》之成,先生自谓方之前三书,后来居上矣。”(《中外日报》1903715

1903724(六月初一),严复作《〈群已权界论〉译凡例》(《严复集》第一册第132页)

1903725(六月初二),廉泉在北京写信给严复。

廉泉在信中讲:“泉昨自保定还京,沪《群学》已陆续到京,已分寄保定。书又到,一二日内又当运保。俞仲还来函言吾局试验写真版已成。欲得先生尊影,敬谨板从慰海内学者。……” (《严复集》补编第373页)

1903731(六月初八),严复撰《译〈群已权界论〉自序》(《严复集》第一册第131页)

19038

190382(六月初十),严复送给英敛之《群学肄言》一部。英敛之在日记中记有“严送来《群学》一部。”(《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第690页)

190387(六月十五),北京《经济丛编》第30册续登严复的《群学肄言序》。

1903811(六月十九),严复写信给熊季廉。

严复询问时在北京参加经济特科保荐人员考试的熊季廉:“廷试

后事如何,得无惫乎,”并说:“兄日内将回津,颇愿相见一谈也。能来乎,拟复往乎,希告。”(《严复集》补编第239页)

当天,熊季廉来访严复,严复外出未遇。

当天傍晚严复又书熊季廉:“闻足音至。甚慰钦迟,昨今失迎,至以为恨,今夕如不能来,务望于明日四五句钟贲寓,勿再相失也。” (《严复集》补编第240页)

190381320日之间,在熊季廉离京南归前,严复再次书熊季廉,托其传呈给蒯光典信一封。

严复在信中讲:“呈上蒯礼卿观察信一,烦附荣带南,余晤近不赘。” (《严复集》补编第240页)

 1903820(六月二十八),由熊季廉所编的《国闻报汇编》上下二卷,由西江欧化社出版,江西广智书庄发行。

熊季廉在该汇编卷首序言中说:“《国闻(报)》者,候官严几道先生复纠合海内闳达建设于天津者也。当戌年间,西人评骘中国报界,以之为第一,而《时务报》不与焉,亦可以见其价值矣。”

1903822(六月三十),北京《经济丛编》第31册利登了严复所订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严复集》第一册第127页)

严复所订《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主译西洋书籍,名义上是与专译日文的上海译书局相区别,实际上是对当时中国学界大量翻译日文书籍的鄙视。

1903829(七月初七)至31日(七月初九),天津《大公报》连续三天刊载严复所订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

该章程分“设贤”、“局章”、“薪俸”、“领译合约”、“章程条说”等项。在“局章”中规定主要翻译全国中小学急需的教材,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38个门类;规定专译西文,以与专译日文的上海译书局相区别,辟免重复。

19038月,由严复大儿子严璩、侄儿严君潜以及林琴南翻译的《伊索寓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0389月间,严复在天津曾写有一封信给熊季廉。

严复在回复熊季廉的信中说:“复乱后北居,行三年矣。……此番出津本似往北载河一行,旋复以懒未决。乃有人以公事相敦促,催吾晋都。想初十前后,又当在骡通马勃间……” (《严复集》补编第240页)

 

19039

190392(七月十一),廉泉在保定写信给严复。

廉泉在信中谈到,查究浙江史学斋翻印《群学肄言》以及《原富》之事:“泉来保定,本拟将局务付托得人即行赴浙,查究史学斋翻印《群学》之事。乃来此……,时疾大作,……浙行不果,迟则恐误事。闻《原富》亦被史学斋同时翻版,盛公已咨请浙抚提办。……先生此书为吾国空前绝后之作,不得不出全力与争也。……”(《严复集》补编第373页)

19039月,本月浙江又发生杭州武林印刷所盗印《天演论》事件。(《中外日报》1903102“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