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抢票大战又开始了,由于工作时间紧、网速慢,以及12306一如既往的不给力,许多小伙伴都会选择利用网上各种抢票软件来购票,也有很多朋友不得不多加一些钱,直接从黄牛手里买。虽然如此一来购票变得更加方便了,但是一来黄牛手里的票或真或假,二来此种方法隐藏着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近日,就有一位李先生在网上找到了一名黄牛,代买了两张北京至山东的火车票,每张票加价100元,这相比于一般的黄牛价来说,已经足够便宜了。然而在李先生拿着票向进行铁路销售热线核实后,却发现票面上的编号根本就不存在。原来李先生拿到的票,是黄牛通过“火车票合成神器”制作的假票,万万没想到一款娱乐软件竟也被黄牛利用上了。除了李先生的这种遭遇,其他利用黄牛购票的人,大多都是将自己12306网站的账号密码告诉黄牛,在黄牛抢到票后,自己再次登录完成支付,最后付给黄牛一定的酬劳。这一过程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其中蕴藏的风险并不亚于李先生被骗。
传统上的黄牛党大多是李先生遭遇中的那种,在线下以自己或他人的名义去买票,然后高价转卖给需要的人,或者干脆卖假票。而线上这种类似“代买”的行为,虽然与传统的黄牛党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很容易让不法分子获取旅客的个人身份信息。这么说来,除了12306官方网站的其他购票渠道,都存在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在因购票搜集到用户信息后,若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轻则影响旅客的正常出行,重则威胁到了旅客的合法权益。据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份至今,公安机关已经累计破获各类倒票案件461起,查获了各类火车票
4.5万余张,其中制假贩假案件56起,收缴假票1.3万余张,还包括各类假身份证件1万余张。仅仅不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这么多的个人信息泄露、复制,这值得我们平时在使用相关软件时提高警惕。
当然,除了购票,如今在线上消费时,也会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近日,一加官方就已经通过在线论坛证实,有超过4万用户的数据可能已经被泄露给黑客,原因是其公司网站的信用卡支付页面被植入了恶意代码。虽然该脚本已经被清理,受影响的服务器也进行了隔离,但是在此之前,很多用户的信用卡账单上已经出现过多笔可疑交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说,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生活消费的确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了,但所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一方面需要各平台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户自己提高防范意识,不能因贪一时便宜、方便,就将自己的相关信息交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