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求生!万达火速偿债实现软着陆,王健林霸气犹在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是王健林的名言。然而,步子迈大了,容易“咔”的一声。1月20日,万达集团在哈尔滨召开年会,王健林坦言,2017年万达集团经历了风波,承受了磨难。

万达过去几年,开启买买买模式,抢滩体育铁人三项等赛事,杀入美国好莱坞,购买西班牙马竞俱乐部,开发伦敦核心地块,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万达集团的王者霸气。

而2017年首次传出万达裁员,甚至贱卖资产的消息,肯定超出王健林的年初预期。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在于顺境如何开疆拓土,更需要在逆境展示惊人的断腕求生的能力。

王健林 图图图_副本.jpg

危机重重,谈判一波三折

在七月份,万达、融创、富力三方交易一时引起轰动。起初万达欲打包文旅项目,全部出售给融创孙宏斌,而且贷款给孙宏斌去收购自己的项目,可见形势危急到何种地步?最后,融创也没有全部吞下,老王中途邀约富力加入谈判,最终融创以438亿拿下万达13个文旅项目,而富力则以199亿接盘万达酒店资产。几天之内,数百亿的大买卖悉数交割,决策之快,壮士断腕,可见万达逆境求生的决心。

孙宏斌曾感言,王健林是真正的企业家,自己能得到王健林的信任,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贾跃亭相比较而言,任何一项业务都不愿舍弃,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遭遇危机,两相比较,可见王健林的魄力,惊心动魄。

面对外界对万达贱卖资产,清偿债务的质疑,王健林仍然底气十足,坦言,没有只买的生意,也没有只卖的生意。万达清偿海外账务,卖一半资产就清偿全部负债,就是挣了一倍。

王健林 图图_副本.jpg

政策审查起底万达金融风险

万达此次疾风骤雨式的交易风波,源于国家的政策导向。政府梳理金融风险时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量收购国外奢侈品牌,豪华酒店,占用国家银行大量贷款与授信,而不是国内急需的高科技技术和装备,这不符合国家的金融政策,并且加大国家金融的系统风险。一时间,复星、万达等一系列大量收购海外资产的公司,都进入监管部门的审查空间。

一向嗅觉敏锐的万达,闻风而动。王健林秉持“亲近政府,远离官员”的政商法则,立刻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危险。只算大账,迅速清偿海外账务,集团全面去杠杆,并对万达资产流转出海外,进行资产转移的流言暗地里进行了严厉批驳。声称,万达国内资产占比93%,海外资产仅为7%。集团将加大国内资产业务,大力进行扶贫开发。

王健林 图.jpg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2017年5月,万达失去了大马城项目。6月,万达传出被证监会排查授信风险,遭遇股债双杀。万达火速将万达文旅项目与酒店打包出售给融创与富力集团,并抛售伦敦、悉尼等海外物业,快速地稳住了阵脚。企业安全比企业利润更重要,企业诚信比企业安全更基础。王健林声称,万达30年没有发生一起逾期违约,可见万达的经营实力之强,企业家的魄力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