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特斯拉宣布以9.73亿元成功摘得上海临港约86.5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至此,特斯拉总算是在风波中将中国造车的计划变成了现实,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今年以来,特斯拉因其创始人马斯克的自由散漫的行径而不断卷入风波。不但子虚乌有的私有化传闻致使公司股价坐了一次过山车,波动剧烈,还让公司遭到了美国SEC的全面调查和指控。据笔者了解,虽然马斯克已经SEC达成和解,但特斯拉仍要为此愚蠢的行为无端支出2000万美元的费用,这无疑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部的风波,特斯拉内部也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不但公司核心高管也陆续离职,工人也表达了对于工厂爆炸处理的不满,并且指控马斯克禁止其成立工会,一度让特斯拉陷入艰难局面。好在特斯拉产能逐渐提升,销量预期大受市场追捧,这才稳住了阵脚。
不过,这也影响到了他们来到中国投资建厂。由于其总部并没有做出好的榜样,在上海特斯拉顺利拿地以后,对于其发展前景担忧的声音越来越多。那么,中国特斯拉究竟成色几何呢?笔者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从资金支持来说,中国特斯拉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在二季度财报中,特斯拉营收为40亿美元,净亏损为7.43亿美元,纷纷超出预期,但同时,近来产能提升,特斯拉三季度的亏损也许会有所下降。
而根据其上海工业用地出让文件显示,该地块要求平均每亩土地的投资金额不低于1085万元,以此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金额至少需要140.72亿元人民币,约为20亿美元。笔者认为,这对于特斯拉的现金流将会是不小的考验,而且在亏损的情况下能否持续投入至上海特斯拉开始正常生产,目前存疑。
从市场前景方面来看,特斯拉在中国确实有不错的发展。在现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不论是性能还是内饰和外观设计,特斯拉显然更比其他车辆更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去年中国销量甚至占到特斯拉全球销量的13%,而8万辆的销量也超越了很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特斯拉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为保时捷、宝马、奥迪、大众、路虎和捷豹等众多品牌都在加紧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布局。
从生产模式商看,笔者认为,中国特斯拉如果因循守旧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尽管产能提升,但美国特斯拉仍然没有放弃“订单生产”的模式。即,用户先预定,特斯拉接到订单后进行生产,产出后在辗转交付到用户手中。在笔者看来,如果中国特斯拉也坚持这样的方针,无疑会让数不尽的用户陷入漫长的等待,大大拖慢新市场开拓的速度,降低了品牌的传播度,不利于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