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只有4张桌子的小火锅店,到封神资本市场,真的只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变态”服务?
海底捞的服务确实令人感动,常人一般大都会为这样的服务而买单。但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服务员的行为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吗?
这种可以先当孙子后当爷的心态根本就不是常人具备的,包括农村娃。
可偏偏海底捞的员工做到了,而且是基本所有员工都做到了,95%以上不是因为制度或考核而流于形式,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接受这样“变态”地「为客户服务」。
可能张勇也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能量做到这点,这就是天赋吧。其实这是一次对内的信念营销,我们看看张勇都做了哪些事:
找对的人:农村来的,家庭条件差的、诚实肯干的……
找那种农村来的、家庭条件差的、能吃苦的、知道报恩的,为什么?
海底捞的工作繁重,耗体力,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其实相当不容易。
海底捞选人有3条原则:诚实肯干;会动脑,要能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不能赌博,还要孝顺。赌博之人喜欢走捷径,不孝顺的人不可能与人为善,不太可能干好这些苦活、累活。
这几件原则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经营的智慧。
农村人来了城里其实就奔两点:一是有饭吃,还能存点钱;二是极度渴望获得尊严,他们通常非常敏感,也很自卑,同时也容易发生斗争,产生悲剧。
张勇也对症下药,简单却有效,主要有舍得给钱与文化建设2个手段。
舍得给钱
对比同行,除了工资高一些外,海底捞服务员穿的是100多元的工服,鞋子也是名牌运动鞋,员工宿舍距离门店20分钟以内路程,宿舍也有专人打扫卫生,换洗被单,可以免费上网、看电视,某些区域也建立寄宿学校,供员工子女上学。同时,领班及以上干部员工的父母,每月可以收到公司发放的几百元的补助。
除了苦点累点,海底捞的福利还是非常良心的。
文化建设:授权一线员工、公平、靠双手改变命运
除了吃好住好这些物质保障外,同时也塑造了充满爱的文化,和给予一定权力的精神尊重。“家人文化”、“信任与授权”、“靠双手改变命运”、“公平晋升”是海底捞人文化建设里最重要的几点。
职业经理人从店长到副总均有3万元到100万元的签字权,而对一线员工,只要员工认为可以给客户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他们就可以这样做。
这在企业里是罕见的。
海底捞的干部必须从一线服务员做起来,这似乎都成了海底捞为业内树立的标准了。
给员工的感受就是公平,靠本事吃饭,而不是走关系,而张勇本人也开除了几位能力不足的亲戚,人都很在乎公平性,尤其是在农村,往往会因为同一阶层的不公平待遇而造反。
而在海底捞,每个人都秉承“靠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大家也坚信这点,有那么点拜了张勇这位“梁山”的大哥一样,相信大哥是公平的。
亲情管理:制造家的氛围、给足员工父母面子、给离职员工嫁妆
情感管理是最古老的一个手段,但被张勇用得炉火纯青,主要表现在3方面:
1)在海底捞内部会制造家的氛围
2)给员工父母的好处,给足父母面子
3)海底捞给离职员工的嫁妆
对于餐饮这种大众、高频、刚需的行业,人人都是用户,从根本上讲,只要店开起来后,有了基础顾客后,就靠良好的口碑,而口碑产生的唯一原因是:产品、体验或服务超预期。
张勇靠摸爬滚打,找到了口碑产生的差异化战略:变态服务。
而这些变态服务硬是靠着张勇带着这些出身农村的孩子做到了,这些农村孩子也从迷茫中也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始有了梦想、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