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利他思维是团队建设的法宝(下)


 王先琳:利他思维是团队建设的法宝(下)

 

 

三,利他思维是团队建设的法宝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利他思维,就是在以方向性的指引,成为指向真正成功的思路起点。换句话说,如果团队要成功,其成员思维就需要从利他开始。

为什么要想成功,就要以利他思维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呢?因为利他是最大的利己。

不在别人遇到苦难时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不在别人落难时不闻不问,落井下石。肯为别人打伞,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人生在世,并不是充满竞争和掠夺,更多的是共赢。有了这种人格,人生定会收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

1.团队的构成要素

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构成要素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团队和群体有着根本性的一些区别,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一般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将团队分为五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共同目标型团队、正面默契型团队。

2.团队成员处理关系要利他

人际关系是职场人士热议的话题。团队领导如何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下属如何处理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团队成员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是每个人都问过的问题,也是职场人最关心的问题。

我以为,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职场最核心的关系,其他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这层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强势的领导会认为,这是一种指挥和执行的关系,领导指挥,下属执行。平和的领导会觉得,这是一种协商和落实的关系,相互协商,一起落实。大多数下属会认为,这是一种服从关系,下属要服从领导的安排;

少数能力拔尖的员工会觉得,这就是一种合作关心,大家一起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很多人都认为,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个结论当然没什么错,而且是现在最普遍的存在。但是,我想说的最佳关系,既然带着最,很显然会有些不同。(见<领导与下属的最佳关系是成就彼此>)总之,团队成员处理关系要利他。

3.利他思维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当觉得别人的利益心很强的时候,说明你的利益心也不小;当你认为别人处处在跟你作对的时候,说明你也在不断跟外界对抗;于是,自己始终处于尖锐地与外界对抗的零和博弈状态,精神紧张,戒备心重,信任感低,内在压力不断增大,这种状况绝不利用团结

而一心助人为乐,福报他人,就意味着一定会对他人将心比心,视如己出,从而不断将心底的善良纯真和优秀品德发扬光大。

一方面自己会拥有助人之后自我满足的成就感,一方面身边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气,也许还有感谢或赞扬,也许没有,但是内心必然更加坦荡。每天生活在这样的氛围或者心境当中,很难没有笑容,没有快乐。

当从付出中得到快乐,从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变得那么美好,更从中生出深深的感恩之情,才会发现自己最值得肯定的价值。

一心利己的人,必然斤斤计较、短视利益、急功近利、损人利己,这样就会导致没有足够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也没有足够的责任担当,周围的善助会越来越少,也就很难成事,团队就成了一盘散沙

真心利他的人,总是为他人考虑,因为有他人让自己想要不负期待;有他人让自己愿意展现最好的自己;有他人让自己有动力创造并且开发出最好的自己。于是,必然诚信、和善,品行过硬,就能对人对事宽容大度,也能广结到善缘和贵人,从而实现和合共赢,成就事业。

从利己的角度理解利他,也许更加容易理解。利他就是对待自己人生的一种价值态度。不存在会不会利他的问题,只有懂不懂利他、愿不愿意利他的问题。

利己仅仅局限于利己,利他是最大的利己;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严于律己,学习的无穷境界是善待他人。利他思维,是团队建设的法宝,指向成功的思路起点。

结束语: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不正是因为由于他无私,结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吗。